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六十二章 白富美花见羞(2 / 2)

花见羞嫁过来以后,把自己的很多钱都给了李嗣源,帮助丈夫,不过她自己手边也还留着不少,她就用这些钱打点李嗣源的手下和李嗣源的几个儿子。大家得了钱财,个个对这位王德妃交口称赞,花见羞性情和婉,脾气特别好,应酬也很周到,每当李嗣源早上起来,梳洗这些事都是她在一旁亲自伺候,对待曹淑妃,她也是恭恭敬敬,一点也不敢顶撞。等到曹淑妃要被册立为皇后了,就悄悄地对王德妃说:“我一向体弱多病,不耐烦劳,妹妹你可代我正位中宫。”你替我当皇后吧。王德妃慌忙拜倒推辞,说:“皇后是天下之母,妾怎敢当此尊位?”不久后宫定位,曹氏当了皇后,不过她虽然总掌内权,却如同虚设,一切处置,大多都是听这位花见羞王德妃的。

王德妃现在后宫得志,很感激当年安重诲的推荐,所以只要遇到安重诲有事请托,她都愿意帮忙,无不代为周旋。安重诲有几个女儿,德妃就代为介绍,想要让皇子李从厚娶安重诲的女儿作老婆,李嗣源也同意。没想到安重诲却坚决推辞,反而让王德妃的一番好意都白费了。其实这件事情,并不是安重诲不愿意,而是受了孔循的愚弄。

孔循这种货,一辈子都在耍心眼,他自己也有个女儿,也想当太子妃,所以他一听说安重诲抢了先,就着急了,孔循本来就是个刁猾绝顶之人,他就去见安重诲,说:“您的职位和皇帝太亲密了,不应该再和皇子结亲了,否则反而会引起皇帝的猜忌,恐怕会被外放出京呢。”安重诲喜欢待在京城,不想出外,他又和孔循是莫逆之交,所以就认为这是朋友的好意,所以就使劲的推辞。孔循于是托宦官孟汉琼去告诉王德妃,说自己愿意把女儿嫁给皇子。王德妃因为安重诲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好意,心里未免有点不高兴,此时孟汉琼这么一说,她也乐得以李代桃,就找了个机会转告明宗,玉成了这桩婚事。安重诲后来对此事渐渐有所了解了,非常生气,于是上奏皇帝,把孔循调出京城,去担任忠武军节度使,兼东都留守,明宗勉强答应了。

.............

知识卡片:

后唐名相任圜是陕西三原县人,祖父任清是成都府少尹,父亲任茂弘当过西河县令,都不是什么大官。任圜有五个兄弟,排行第三的任圜最有名气,史书上形容他“雍穆有裕,风采俱异”,意思是说,他相貌端正,气度雍容,神采奕奕,和一般人不一样。还有三个字的点评叫“美姿容”,是个十足的帅哥。

任圜口才很好,谈吐不凡,能说会道。这在现在就是偶像级的人物,他也很自负的,认为自己有安天下之策,对一般的官僚很看不上眼。

早先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镇守潞州泽州的时候,结识了任圜,就上奏晋王,请他封任圜为观察使。潞州被后梁围了很久,任圜和李嗣昭同心同力,克服了不知道多少困难,才有了后来的潞州大捷。

公元922年,镇州一战,李嗣昭不幸阵亡,任圜接替李嗣昭继续指挥战斗,敌军竟然没有发现后唐主帅都换人了,可见任圜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非常突出的。李存勖得知任圜临危不乱,能文能武,非常高兴,对他大加奖赏。随后任圜包围了镇州城,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等人闭城坚守,不愿意出来,他在城外向城中喊话,晓以祸福,喻以利害,使镇州不战而降。任圜进城之后,除了诛杀首恶张处球以外,镇州的官兵士卒老百姓都得以保全。李存勖称帝后,改镇州为北京,封任圜为工部尚书,兼真定府尹、北京副留守。

公元923年,后唐伐蜀,郭崇韬奏请任圜跟着一起西征,李继岌临回朝的时候任命任圜为黔南节度使,任圜并没有上任,坚决的跟随李继岌班师。走到利州的时候,康延孝突然发动叛乱,李继岌得到消息,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半夜把任圜请来,当时李继岌哭着跟任圜说:“康延孝忘恩负义,非尚书不能制他。”立刻任命任圜为招讨副使,率兵去追击康延孝,随后康延孝被俘,这也是任圜力挽狂澜的大功一件。

公元926年四月,李继岌让李环勒死了自己。一时间西征军军心大乱,不少士兵都逃跑了,任圜临危不乱,带领部队回到了洛阳。李嗣源见到任圜后大加赏赐,拜他为中书门下同平章事,兼判三司,任圜成为了手握实权的宰相。

任圜担任宰相以后,选拔贤俊,杜绝私门,忧国如家,很短时间内就让府库充实,军民安定。枢密使安重诲文化水平不高,不懂治国之道,所以俩人经常发生争执,后来安重诲假传圣旨,逼着任圜自尽,明宗事后虽然也知道任圜是冤枉的,但是并没有追究这件事,后来李从厚即位,才追封任圜为太傅,给他恢复了名誉。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