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六十二章 白富美花见羞(1 / 2)

第63章 白富美花见羞

后唐大臣、当年平定前蜀的功臣、客省使李严,毛遂自荐,跑去西川做监军,结果刚到那就被孟知祥给杀了。

后唐明宗李嗣源还想要对孟知祥行羁縻之策,于是又派了新任的客省使李仁矩去成都进行抚谕。孟知祥的妻子琼华公主和儿子孟昶此时还住在洛阳呢,李嗣源让李仁矩顺便把他们也送到成都,让他们跟孟知祥一家团聚,孟知祥热情招待了李仁矩,然后送他回洛阳,自己也上表称谢,但是,在他的内心中已经开始藐视后唐朝廷了。

这时候,平卢有一个军校,叫王公俨,公然作乱,然后就被镇压了,王公俨自己被杀了。他有个同党叫韩叔嗣,也一同被处死了。韩叔嗣有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韩熙载夜宴图》里边那个男主角韩熙载,逃到了南吴。

此时邺都的部队又不安分了,魏博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邺都留守赵在礼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下,就秘密上了一道奏章,希望皇帝把自己调到其他地方去。李嗣源于是调赵在礼去担任横海节度使,又任命皇甫晖为陈州刺史,任命赵进为贝州刺史,派自己的二儿子李从荣去镇守邺都。至于卢台兵变,由副招讨使房知温和马军指挥使安审通合兵围剿,才得以荡平。

宰相任圜和安重诲一起讨论决定朝廷的内外大事,俩人常常意见不合,李嗣源因为勘定叛乱方面的主张大多是安重诲提出来的,所以对他就更信任一些。过去有使臣出使,都是由户部发给凭证的,安重诲打算把它改为内出,任圜在皇帝面前和他力争,声色俱厉,李嗣源看这俩人争的面红耳赤,就进去了,不听了。他进去的时候一脸的不高兴,恰巧被一个嫔妃看到了,这个嫔妃看明宗面含怒意,就问他:“陛下跟谁说话呢,声音都传到内廷来了?”明宗说是宰相任圜,那个嫔妃说:“妾在长安宫中,从来没见过宰相奏事如此放肆的,嗓门这么大,莫非是轻视陛下不成?”明宗被她这一挑拨,就更不高兴了,于是就采纳了安重诲的意见。任圜因为这件事要求辞职,李嗣源也没挽留,就免了他的宰相职务,只让他担任太子少保,这一下任圜心里不踏实了,就请求退休,明宗也批准了,让他去磁州养老。

不久,明宗出巡汴州,走到了荥阳,民间谣言四起,都说皇帝将要对汴州的节度使进行调整,此时在汴州担任宣武军节度使的是朱守殷,他听到谣言,心里就开始惴惴不安。他手下有一名姓孙的判官,就劝朱守殷先发制人,于是朱守殷召来都指挥使马彦超,跟他商量打算叛乱,被马彦超拒绝了,朱守殷就砍死了马彦超,然后登城拒守。明宗赶紧派宣徽使范延光前去安抚,范延光说:“安抚有什么用,不如赶紧进攻,否则等他们做好了准备,就不容易攻打了。我愿意率领500骑兵,立刻赶往汴州,趁他没有准备,肯定能成功。”明宗于是拨出骑兵五百交给他,范延光带着这些人星夜出发,一夜飞驰二百里,到了大梁城下,天还没亮。

朱守殷还在家里睡觉呢,忽然听到城外喊声动地,从睡梦中惊醒,急忙号召手下开城出战,双方一直杀到黎明,御营使石敬瑭又率领皇帝的亲军赶到了,杀得汴军人仰马翻。朱守殷正要退回去,远远看见有一簇人马,拥着黄罗伞盖,呼喝前来。不由的意忙心乱,策马就走,谁知道城上已经竖起了白旗,守兵一齐拥出来投降,朱守殷眼见是控制不住了,自己无路可走,没奈何只好拔刀自刎,血溅身亡!

让我说这家伙也早就该死了,他本来是李存勖的家奴,李存勖对他那么好,跟王铁枪打仗的时候,他粗心大意把德胜城丢了,别的将领都说他该死,李存勖还袒护他,没追究他的责任,最后李存勖血战叛军,叫他来支援,他居然就带着骑兵在旁边看着,见死不救,李存勖战死,他直接进宫抢宫女抢东西,狼心狗肺的东西,死的好。

明宗进了城,就开始搜捕朱守殷的同党,杀了不少人,惟独那个姓孙的判官逃走了,跑到了淮南,安重诲这时候还在恨任圜,就污蔑任圜和朱守殷通谋,然后秘密派遣供奉官王镐去磁州,假传圣旨,赐任圜自尽。任圜表现得好像并不意外,还挺高兴,把家人都叫来,陪着他喝酒,喝嗨了以后,就服毒自尽了。

任圜是陕西三原人,一向很有政绩,能力很强,名声也很好,但是很不幸,他因为生性耿直,遭受别人谗言污蔑,无辜丧命,非常可惜。

安重诲冤杀了任圜,把这事告诉了李嗣源,李嗣源反而说任圜不遵礼分,暗通朱守殷,所以应该处死。他家里其他人就赦免了吧。这事在明宗李嗣源眼里全都是任圜的不是,自己对他们家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其实呢,他只不过是被安重诲所蒙蔽,枉害了忠良而已。

安重诲是佐命的功臣,因此很得宠。另外还有一个后宫的宠妃,也和安重诲暗中联络,常常在明宗面前夸奖安重诲,所以明宗对安重诲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明宗的正妻姓曹,只生了一个女儿,被封为永宁公主,其次是夏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李从荣、另一个是李从厚,还有一个侍妾姓魏,就是李从珂的亲妈,是李嗣源从平山抢来的。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另外还有一个姓王,是邠州一个做饼的人家的女儿,是当年梁朝大将刘鄩买来的,作为自己的侍女,这位王姑娘到了及笄之年,居然长成了一个绝色美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当时人称“花见羞”,很得刘鄩的锺爱。刘鄩死了以后,花见羞为刘鄩守墓很长时间,据说丧服穿了好几年。后来花见羞无家可归,就流落在了汴梁。正巧李嗣源的次妻夏夫人去世,正在另外物色妻室。有人就到安重诲那儿夸赞这位王氏的美色,安重诲就告诉了李嗣源,李嗣源把王氏找来,仔细一看,发现她果然是艳冶无双,名副其实。自古以来,这好色之心是人人相同的,李嗣源见了美色也不例外,当样是格外地爱怜,而且人家花见羞现在是自由身,还带着好几万财物,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一枚。李嗣源得了美女,还意外得了黄金,自然是喜上加喜,宠上加宠。后来李嗣源当了皇帝,就封正妻曹氏为淑妃,封王氏为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