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第193章 联合伏击青驼寺(2 / 2)

"非常时期。"于学忠解开风纪扣,露出锁骨下方结痂的弹伤,"鬼子要是真运毒气弹,重庆那些老爷们躲再远也闻得到味儿。"

八路军代表突然起身敬礼:"我部可以负责切断退路。"他递上一张手绘布防图,标注着十几处用红×标记的雷区——正是于学忠部队最不熟悉的地段。

帐篷外传来夜枭的啼叫。于学忠接过图纸时,两人手指相触的瞬间都感受到了对方掌心的老茧。不同的战场,相同的敌人,这或许就是乱世军人最朴素的默契。

青驼寺的断壁残垣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幅被水浸湿的水墨画。于学忠趴在预定位置的岩石后方,望远镜里能看到寺庙飞檐上筑巢的乌鸦。昨夜他亲自带人摸清了每条撤退路线,现在右腿膝盖还残留着攀岩时的刺痛。

"来了。"李振唐突然压低声音。远处山道上,装甲车引擎的轰鸣惊飞了鸟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辆装甲车转过山坳时,于学忠闻到了随风飘来的汽油味。他眯起眼睛数着车队规模——比情报多了三辆卡车,车篷用帆布裹得严严实实。当领头装甲车碾过事先标记的界石时,他对着无线电话筒吹了三声长短不一的暗号。

爆炸声从车队中部率先响起。王瘸子的炮兵故意打偏了首轮齐射,将后路炸塌的山石堆成天然路障。日军装甲车立即摆出环形防御阵势,机枪子弹将山坡上的灌木削去半截。

"再等等。"于学忠按住身旁就要跃起的传令兵。他看见卡车上的帆布被掀开,露出蒙着油布的方形物体——不是预想中的毒气罐,而是拆卸状态的野战炮部件。

八路军埋伏的方向突然传来三声布谷鸟叫。几乎同时,车队尾部的卡车底下窜出几条人影。于学忠认出那是敌后武工队惯用的"地雷贴膏药"战术,但这次他们显然带了加料——冲天而起的火焰中,整辆卡车像玩具般被抛向半空。

"杀!"冲锋号撕破晨雾。于学忠抄起汤姆逊冲锋枪跃出掩体,子弹击中装甲车观察窗的声响如同暴雨砸在铁皮屋顶。一个从燃烧卡车上跳下来的日军军曹刚举起指挥刀,就被不知从哪个方向飞来的子弹掀开了天灵盖。

当于学忠冲到最近那辆卡车前时,帆布已经烧得只剩骨架。他踹开滚烫的金属箱,里面滑出几枚带紫色标记的炮弹——果然是特种弹。冷汗顺着钢盔带子流进衣领,他想起去年徐州会战时见过的那些全身溃烂的俘虏。

"总座小心!"

李振唐的警告与枪声同时到达。于学忠侧身时,子弹擦着他耳畔击中身后扑来的日军士兵。他回头看见八路军那个小战士举着冒烟的镜面匣子,枪口还在微微颤动。

##四、余波难平

打扫战场时下起了小雨。于学忠蹲在日军少佐的尸体旁,从对方贴身口袋里摸出张照片:穿着学生装的年轻女子站在樱花树下,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智子昭和十三年于京都"。

"报告伤亡?"

"阵亡二十七,重伤十三。"李振唐的绷带渗出血迹,"缴获野战炮六门,特种弹四十余发。"

八路军联络员走过来,递上份染血的日军文件:"从装甲车里找到的。"文件上标注着周边村庄的坐标和水源位置,每个地名后面都画着骷髅标记。

远处传来引擎声。于学忠抬头看见山路上驶来的吉普车,车头插着的青天白日旗在雨中无精打采地垂着。车门打开时,他闻到了熟悉的古龙水味——钱耀祖总是抹得能熏死苍蝇。

"于总司令好大的手笔。"军统特派员踩着锃亮的皮靴跨过尸体,"委座要是知道您和..."

"钱特派员来得正好。"于学忠踢了踢脚边的特种弹,"麻烦把这些证据亲手交给委员长。顺便问问,上个月拨来的防毒面具,怎么到今天我们都没见着?"

钱耀祖的表情像是生吞了只苍蝇。他刚要开口,那个八路军小战士突然跑过来敬礼:"报告长官!我们在西面山谷发现个活着的鬼子军官!"

于学忠与联络员交换了个眼神。当众人赶到山谷时,俘虏正用断断续续的中文交代毒气部队的部署位置。钱耀祖掏出笔记本刚要记录,俘虏却突然抽搐着口吐白沫——他藏在衣领里的氰化物胶囊不知被谁提前取走了。

雨越下越大。于学忠望着青驼寺方向升起的黑烟,想起今早出击前,暂七师炊事班的老赵头偷偷塞给他的两个烤地瓜。此刻老赵应该正和那些永远留在山坳里的弟兄们一样,慢慢变凉。

喜欢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请大家收藏: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