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与荆棘》
一、展馆里的裂痕
苗医文化展的第三天,苏黎世艺术馆的玻璃展柜前突然围拢了一群人。阿雅正用激光笔指向展柜里的穿山甲鳞片标本,讲解它在苗医"通经活络"疗法中的应用,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质疑。
"这是濒危物种!你们在鼓励非法捕猎!"穿墨绿色风衣的女人举着相机,镜头对准标本标签上的"穿山甲"字样。她身后的记者们立刻骚动起来,快门声像骤雨打在铁皮上。
阿雅的指尖在展板边缘掐出红痕。这组"苗医动物药材标本"是她和团队花了三个月筹备的,每一件都附有林业部门的合法采集证明。但此刻,那些印在亚克力板上的文字在闪光灯下显得苍白无力。
"请大家冷静。"她深吸一口气,取下耳麦走向女人,"这些标本来自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人工繁育基地,我们有完整的养殖和采集记录。"她试图展示手机里的养殖场视频,但女人猛地后退一步。
"人工养殖也是对动物权利的侵犯!"女人的声音透过相机麦克风传遍展厅,"你们所谓的传统医学,不过是野蛮习俗的遮羞布。"
围观人群开始窃窃私语。有人指着展柜里的蕲蛇标本摇头,有人对着鹿茸切片皱眉。阿雅看到团队里的年轻翻译小周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她突然想起龙老爹说过的话:"苗医采药,要向山神祷告,要留三分生机。"
二、芦笙里的答案
当晚的紧急会议持续到凌晨。法务专家在视频里反复强调合规性文件的法律效力,市场部则在讨论如何应对明天的新闻报道。阿雅盯着墙上的苗医图谱,目光落在"草木皆兵"四个篆字上。
"我们是不是搞错了展示重点?"她突然开口,"苗医用药,动物药材只占15%,剩下的都是植物。为什么要把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放在C位?"
小张调出展览策划案,早期版本里确实有大量植物药材的展示空间,但欧洲合作方坚持要突出"神秘感",才换成了现在的动物标本组合。"他们说,西方人对植物药已经审美疲劳了。"
阿雅翻开龙老爹留下的《苗医草木经》,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三百多种草药的替代方案。治疗风湿的穿山甲鳞片,可用透骨草与威灵仙配伍替代;滋补用的鹿茸,能以黄精和何首乌的复方取代。
"明天换展。"她拍板决定,"把动物标本移到负一层,配上完整的替代药材说明。主展区全部换成植物药,现场演示苗医的炮制技艺。"
清晨的苏黎世艺术馆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当参观者们看到阿雅和传承人用铜杵在石臼里捣制三七,听到她讲解"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男的治疮疖,女的治奶花"的民谣时,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穿绿风衣的女人再次出现时,手里的相机已经收了起来。她站在展示替代药材的玻璃墙前,看着穿山甲鳞片旁边排列的透骨草标本,久久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