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岁月: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秘密

第266章 城影秘藏(1 / 2)

林砚之的指尖在玉佩上碾过,那道血痕像条不安分的小蛇,在月光下泛着湿漉漉的红。他望着窗棂外被风揉碎的霓虹,玻璃上自己的影子正随着呼吸轻轻发颤——那影子的左肩处,有团比夜色更浓的墨渍在缓缓蠕动。

“它没走。”他对着虚空呢喃,声音被老式空调的嗡鸣嚼得支离破碎。指腹下的玉佩突然烫起来,像是吞了颗烧红的炭,“它把什么东西……种在我身体里了。”

玄关的铜铃突然叮当作响,苏晚抱着半摞旧档案闯进来,帆布包带在肩上勒出红痕。她刚要抱怨楼道里的声控灯又坏了,目光就撞进林砚之敞开的衬衫领——那道螭龙形的淡红纹路正沿着肋骨攀爬,像在皮肤底下游弋。

“天爷!”苏晚手里的档案“哗啦”散了一地,她踉跄着后退半步,脊背撞在墙上,“这东西会动!上周在档案馆翻到的民国卷宗里说,被‘影祟’缠上的人,寄痕会一天比一天深,最后……”她突然闭了嘴,喉结滚动着吞下后半句,指尖却在颤抖的书页上划过一行褪色的钢笔字:如墨渗入宣纸,终成城魂一部分。

林砚之弯腰捡档案时,玉佩硌在掌心生疼。窗外的老槐树正把枝桠伸进二楼窗台,叶片在玻璃上搔刮出细碎的声响,像有人在外面窃听。“昨晚在拆迁区,那团黑影钻进墙缝前,玉佩突然炸开刺目的光。”他盯着档案里泛黄的城防图,指腹在标注着“钟鼓楼地下三层”的位置反复摩挲,“现在只要靠近有年头的建筑,腰侧就像有把钝刀在锯。”

苏晚突然按住他的手,她的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此刻却掐得他手背发白:“你爷爷的日记里提过那个地方!1953年他去检修地下管网,回来后整整三天没说过话,只在日记本上画了串奇怪的符号——”她突然顿住,目光直勾勾地盯着林砚之掌心的玉佩,“就是这上面的螭龙纹!”

老旧的座钟突然“当”地敲了一声,震得桌面的玻璃杯泛起涟漪。林砚之的手机在这时尖叫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号码没有归属地,只有一串扭曲的数字在黑暗中闪烁。

“明晚子时。”听筒里的声音像被水泡透的棉絮,混着电流的滋滋声,“钟鼓楼地下三层。带玉佩来。”对方顿了顿,背景里传来齿轮转动的咔嗒声,“记住,别让它在你骨头里扎根,那滋味……比被老鼠啃噬还难熬。”

电话挂断的瞬间,窗外的槐树突然剧烈摇晃,叶片拍打着玻璃,像无数只手掌在哀求。林砚之猛地拉开窗帘,月光下的树影里,似乎藏着无数个蜷缩的人形,正随着枝桠的摆动轻轻抽搐。

“这城市藏着太多伤口。”苏晚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声音轻得像叹息,“拆迁区的断墙在哭,老胡同的砖缝在喘,连地下的管道都在哼着被遗忘的调子。”她从档案里抽出张泛黄的照片,是1943年的钟鼓楼,墙根下站着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手里攥着块和林砚之一模一样的玉佩。

子时的钟鼓楼像头沉默的巨兽,铜钟悬在半空,钟摆的影子在青砖地上拖得老长,像条等待猎物的蛇。林砚之撬开后院那口枯井的石板时,铁钎碰撞的声响惊飞了栖息在井壁的夜鸟,它们扑棱棱地掠过月亮,翅膀划破了浓稠的夜色。

地下三层弥漫着铁锈与潮湿的气息,管道上凝结的水珠正顺着管壁赛跑,有的跌进积水中,有的撞在生锈的阀门上,碎成更小的水粒。角落里突然传来“咔哒”声,林砚之猛地将手电筒扫过去——个穿褪色工装的老头正坐在铁架上,手里的铜罗盘转得像个陀螺。

“林教授的孙子?”老头吐出的烟圈在光柱里翻滚,像群迷路的萤火虫,“三十年前他来的时候,也带着这块发烫的玉佩。”他用烟杆指了指林砚之的腰侧,“这寄痕爬得比他当年快,看来这届城魂,比上届急。”

林砚之的喉结动了动,手电筒的光柱突然晃了晃:“我爷爷……他最后变成了什么?”

“南城那棵老槐树。”老头磕了磕烟斗,火星落在地上,瞬间被潮湿吞没,“他非要把所有影祟赶尽杀绝,却忘了影祟本就是城市的记忆化成的——坍塌的城墙记得炮火的温度,拆迁的胡同记得市井的喧嚣,连你脚下的管道,都记得当年工人敲打它们的节奏。”

玉佩突然像被投入滚油的火星,在掌心炸开灼人的热。林砚之疼得弯下腰,腰侧的螭龙纹正渗出细密的血珠,在皮肤上游走如活物。管道深处传来鳞片摩擦金属的声响,一道黑影顺着锈蚀的管道滑下来,落地时溅起的水花里,浮着几片干枯的槐树叶。

“别碰它!”苏晚举着桃木钉从阴影里冲出来,她的帆布鞋踩在积水里,溅起的水珠在从暗道缝隙漏下的月光里划出银线,“这是影蜕!是影祟剥离的宿主残魂,碰了会被卷进记忆漩涡!”

黑影缓缓抬起头,半透明的脸上,那双眼睛和林砚之爷爷的旧照片里一模一样。它朝林砚之伸出手,指缝间漏下细碎的光斑,像无数被遗忘的日子在闪烁:“把玉佩……给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能给!”老头将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扔过来,铁盒撞在管道上,发出钟鸣般的回响,“这里面是1943年的镇魂水,是用钟鼓楼的晨露、老城墙的砖灰、还有守秘人的血调的,泼在寄痕上能让影祟暂时安分!”

林砚之的指尖刚触到镇魂水的凉意,地下三层的应急灯突然“滋啦”一声炸开,碎玻璃溅在积水上,映出满地跳动的火星。黑暗中骤然响起皮鞋碾过碎石的声响,七道手电筒光柱像毒蛇般窜出来,精准地锁在他们身上。

“林先生,别来无恙。”为首的男人站在管道阴影里,金丝眼镜反射着微光,正是城中古董拍卖行的老板韦文杰。他身后站着四个身影:穿黑色作战服的宋雨琦正转着手里的电击棍,军靴踩得积水咯吱响;安宁抱着台笔记本电脑,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蓝光映得她半边脸发绿;王一博扛着把改装过的弩箭,箭簇在黑暗中泛着冷铁色;最年轻的杨阳则攥着个金属探测器,探测器正对着林砚之的方向发出急促的“滴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