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大明帝国外有强敌鞑子,内部则是如同火药桶一般,各地贫民无立锥之地,随时可能爆发暴乱。虽然刘香接纳了大量移民,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面对这一切,大明朝堂却充斥着党争和政治腐败,效率极低,无法统筹发挥帝国全部的实力,解决各种问题。因此,他内心渴望消除党争,提拔没有派系的“纯臣”来辅佐他,就像历史上那样。
然而,崇祯深知此时不宜轻举妄动。相较于鞑子的侵略、内乱的蔓延以及朝堂的混乱,朱明皇室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刘香。崇祯深知刘香的威胁,无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都严重低估了刘香的实力和野心!
与外朝的政治变动相比,崇祯对宦官和宫女的清洗已经变得疯狂。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消除刘香渗透皇宫的可能性。
崇祯明白,只要刘香愿意,他随时可以从天津登陆,第二天就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无论是庞大的战舰还是强大的火炮军队,天津卫和京城守军都无法阻止。
与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威胁相比,崇祯自认为他能够分清轻重缓急。如果不彻底消除对刘香的恐惧,不斩断悬在他头顶的剑,崇祯就无法安心入眠。
历史的车轮在此刻开始转向。
崇祯需要尽快整顿阉党,消除魏忠贤的影响,同时在不与刘香撕破脸的情况下对付他。经过多日的思考,崇祯终于做出了选择。如果说有一个势力既希望将魏忠贤铲除,又希望将刘香彻底消灭,那无疑是东林党。
在登基一个月后,崇祯开始秘密支持东林党。表面上,他依然在推动政治和党派改革,提拔忠诚的臣子。然而,阉党倒台后留下的空缺,基本上都由东林党来填补。当然崇祯也会对齐党、楚党等官员进行一定的保护,以防止东林党一家独大。
崇祯一方面通过支持东林党来清除内乱,进行一定的改革;另一方面,他也放任东林党对刘香进行打压和限制。在他想来,他只需要高高在上做出裁决,适时牺牲一两个东林党成员,就能够封住刘香的嘴。
崇祯也明白,打压并非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来增强自身实力。因此,他开始着手率先改革驿站系统。就在这时,远在陕西的李自成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崇祯并不知道,他倚为干城的的袁崇焕此刻正在与皇太极秘密进行谈判。
之前,袁崇焕谋求谈判是为了减轻外部压力,争取时间来恢复大明朝堂的秩序。但是,魏忠贤已经死去,新皇登基,袁崇焕仍然与后金进行接触,没有人知道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意图。
只是袁崇焕注定无法成功,因为皇太极只有在刚登基时政权不稳定的那段时间,才会有一瞬间的谈判念头。如今在他拥有大量火炮,并且征服朝鲜后,他怎么会可能同意谈判呢?
喜欢大明坚持住,等我再抢两个岛!请大家收藏:大明坚持住,等我再抢两个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