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一百四十四章 郭威起兵(2 / 2)

郭威也是个好演员,还面露难色。你们不想杀我?这样不好吧,这让我很为难啊。

郭威手下一个叫魏仁浦的官员说:“您是国家大臣,您的功劳和名望大家都了解,如今您手握强兵,控制着重镇,整个河北听您的,所以才被群小构陷,这岂是几句解释就能说得清的?现在事已至此,怎么能坐以待毙呢,你得反抗!”

翰林天文赵修己也说:“你白白死了没有一点好处,不如顺从大家所请,带兵进京,天意在您身上,违背上天的意思反而不吉利!”

郭威一看,没人反对,大家都站自己这边,这才打定主意,就留下他的养子柴荣镇守邺都,自己就准备要带兵进京了。

其实呢,这会儿郭威这个养子应该是叫郭荣,跟着郭威姓。他原本是姓柴,大家都习惯叫他柴荣了,所以咱们也就跟着大家直接叫他柴荣了。他父亲名叫柴守礼,是郭威的大舅子,就是郭威那位柴夫人的哥哥。柴荣从小聪明沉稳,郭威很喜欢他,就收他当了自己的干儿子。

朝廷本来已经任命柴荣担任贵州刺史了,但是柴荣不想去贵州,想跟着自己这位姑父兼干爹,所以就没去赴任,也来了邺都,担任的职务是牙内都指挥使,贵州刺史的职位也兼着。

郭威随后命令郭崇威为前锋,自己和王峻带着大部队,向南进发。很快就来到了澶州,李洪义和王殷也出城和郭威见面。李洪义这时候的名字叫李洪威,郭威当了皇帝以后,他为了避讳才改的名,叫李洪义了,咱们就直接叫他李洪义了。

王殷一看见郭威,先大哭了一场,说自己愿意把手下所有的兵都交给郭威指挥,于是也率领着手下跟着郭威一起渡河。路上他们还抓住了一名朝廷派来刺探消息的特工,一审问,得知,此人名叫鸗脱,他可不是一般的探马,他是皇帝身边的一个仆从,皇帝派他来探听邺都方面的消息,郭威到底死了没。

郭威说:“你是皇帝身边的人,很高兴认识你,你来的正好,我就麻烦你回去奏明皇帝。”马上让人起草了一道奏章,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鸗脱的衣服领子里,让他回去交给皇帝。这个奏章大致的意思是说:

我本来出身微贱,跟了你们老刘家,现在是富贵俱全,这都已经超过了我的期望,所以我整天就想着如何报国,哪敢有别的想法,如今陛下突然下旨,让郭崇威他们杀了我,我当时就准备去死的,但是大家却不肯动手,不想让我死,还逼着我去京师向您请罪。大家还说,现在发生这样的事,一定是陛下身边有坏怂造谣,现在鸗脱来到我这,天假其便,让我能把心里话都报告给陛下,我再过三五天就到京师了,如果陛下真的认为我有欺天之罪,非得要我死,那毫无问题,不过,如果有人诬陷我,到时候就请陛下把他绑了交给我,让我手下的三军将士安心,那我就虽死无恨了!

...............

知识卡片:

王殷在李洪义的保护下,保住了一条命,他不算特别重要的人物,不过史书上对他也有一些记载。

王殷他们家上面也是好几代都是当官的,他自己生在魏州,年纪轻轻就参军了,而且作战勇敢,渐渐当上了军官,他当年跟着刘知远平定杜重威叛乱的时候,被对方一箭射在了后脑上,箭头从嘴里射出来,竟然没死,绝对是福大命大造化大。

王殷平时对待别人都特别客气,对母亲极为孝顺,他跟谁交朋友来往,回去都要告诉家长,他母亲要是不同意,他就跟人家绝交,所以他的朋友不杂,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他当了刺史以后,有时候处理政务处理的不对,他母亲知道了,就要让他在院儿里罚站,一边责备,一边拿棍子抽一顿。在他母亲的教育监督下,他一直还都做的不错。

这些都是王殷早期的情况,至于他后来怎么样,咱们慢慢往下说。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