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五十三章 锤杀郭崇韬(2 / 2)

过了一天,这个向公公就向李继岌、郭崇韬辞行,匆匆回了洛阳,他把李从袭的那些话都跟刘皇后说了一遍,刘皇后一听儿子有危险,立马就去找庄宗,要他快救自己的儿子,庄宗听说蜀人要求郭崇韬留在蜀地为帅,就已经对老郭产生了怀疑,后来看到蜀中送来的府库的清单,东西就这么点?就更不高兴了。现在听了刘皇后的话,他立刻招来向公公,向他询问详细情况。向公公就把一切问题全都推到了郭崇韬身上,还说蜀地国库中的财物都进了郭崇韬父子的私囊。庄宗不禁怒气上冲,又派了一位马彦珪马公公立刻前往成都,催促郭崇韬立刻回洛阳,并且当面叮嘱他:“郭崇韬如果奉诏班师,那就不必说了。如果他再找借口拖延,你可以和魏王一起密谋,尽早除此祸患!”

马公公唯唯听命,临走之前又去见了刘皇后,说:“蜀中之事,忧在旦夕,如果事有急变,怎能在三千里外,往复禀命呢?”西川这么远,要是真有啥事的话,我给皇帝打报告也来不及啊,刘皇后把这话跟庄宗说了,其实就是想要庄宗一句话,“你们可以自作主张,便宜行事”,但是庄宗还是很谨慎的,说:“事出传闻,虚实难辨,怎么能轻易决断呢!”刘皇后见丈夫不放权,于是就自己写了教令,嘱咐马公公把它交给李继岌,让他杀了郭崇韬。本来庄宗是让郭崇韬班师,如果老郭抗旨,可以杀他,现在可倒好,成了直接就杀。

郭崇韬此时正在部署军事,和李继岌商量班师还都的时间呢。这时候马彦珪到了,他就把刘皇后的教令拿给李继岌看,李继岌说:“现在大军就要班师了,并没有出什么乱子,咱们不该这样做吧?”马公公说:“皇后已有教令,大王你要是不做,如果被郭崇韬知道了,咱们可就活不了了。”李继岌道:“父皇并无诏书,只有皇后的手教,怎么能妄杀招讨使呢?”

李从袭这帮人在旁边一看,魏王不同意杀郭崇韬,就开始围着李继岌哭,还捕风捉影地说了许多的利害关系,吓唬李继岌,让李继岌不敢不从。李继岌一是年轻,二是没什么阅历,他肯定做梦也想不到,这帮子人居然能够这么无中生有地编排别人,而且还声泪俱下,这演技太吓人了,所以这帮太监们要控制他,那太容易了。

于是李继岌就让李从袭去召郭崇韬过来议事,又嘱咐自己的心腹李环,让他身上藏着铁锤,站在台阶下面,然后李继岌自己就躲到楼上去了。

郭崇韬毫不知情,听说魏王找自己有事,就来到了都统府,他下了马刚走上台阶,李环急步上前,抽出铁锤猛地就砸了过去,这一锤正中郭崇韬头部,郭崇韬霎时间脑浆迸裂,倒地而死。

这些人杀了郭崇韬,可是,他们谁也不知道,不论是李存勖、李继岌,还是刘皇后,他们都不会想到,这砸向郭崇韬的一锤,就是那蝴蝶扇动的翅膀,这一锤砸下去,这些人也就判了自己的死刑了,那柄复仇之刃,在郭崇韬死去的的那一刹那,“苍郎”一声,同时也出鞘了。这些人的末日,也即将来临了。

..............

知识卡片:

郭崇韬惨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不禁令人感慨。正所谓“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在那个“伴君如伴虎”的专治时代,名将们因为遭受君主的猜忌而被杀的,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哇,就拿五代十国来说,曾先后灭掉了梁和前蜀两大帝国、在后唐的创建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的名臣郭崇韬,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人,最早是李克用的堂弟、昭义节度使李克修的部下,李克修40岁就死了,郭崇韬就成了晋王李克用的部下,他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受到重视,做了一个类似于办公室主任的职务,负责接待宾客、迎来送往。

能人到哪儿都是能人,没过多久,郭崇韬就因为廉洁干练、聪明机敏而得到了李克用的信任,李存勖即位后,郭崇韬进一步受到重用,以中门副使的身份和孟知祥、李绍宏共同担负起了国家的内政重任。后来又接替孟知祥担任了中门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作为李存勖的“头号智囊”,郭崇韬跟随他南征北战,在击败契丹、平定河北、建立后唐等一系列活动中都立下了奇功,他由此深得李存勖的器重。正是在郭崇韬的建议下,李存勖率奇兵突袭汴梁,只用了8天时间,就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后来又亲自统兵,仅用了70天时间,基本上没打什么仗,兵不血刃地灭掉了前蜀。他所立下的功劳,可以说无人能及。

更为难得的是,郭崇韬对李存勖非常忠诚,处处为皇帝着想,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个人生活一向很简朴,以前从不收受礼物,但是进入洛阳以后,各藩镇给他送礼,他却是照单全收,他的老朋友和手下人都为此提醒他注意影响,他解释说:“我已经位极人臣了,国家给的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哪里还缺少他们送的那点儿东西,不过现在的藩镇诸侯,很多都是梁朝的旧将,都是跟皇上有旧怨的人。现在如果我一概拒绝他们,难保他们会心里不踏实,就会有反叛的可能,我收他们的礼物,就是为了让他们安心。再说,这些钱财放在我家里,跟放在国库里有什么区别呢?”第二年,庄宗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就把他所接受的钱财全部献出来,让皇上去奖赏给有功的将士。

郭崇韬掌权的时候,宰相豆卢革、韦悦等人也都极力想巴结他。郭崇韬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弘”字,豆卢革等人找了个借口,奏请皇上把弘文馆改成了崇文馆,以避讳。又因为郭崇韬姓郭,于是就牵强附会地硬说他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代,郭崇韬还就信以为真了。他讨伐蜀地,路过郭子仪的墓地的时候,还专门下马大哭了一场,人们听说后,都觉得郭崇韬很搞笑。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