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之皖南儒商

第214章 汤超洋的决定(2 / 2)

慢慢的,同学们发现董晓宇不再像以往一样,中午都是在图书馆看书,而现在中午休息时间,董晓宇都是回宿舍,与室友们交流,有其他宿舍的人来了董晓宇也会主动打招呼,现在有的同学就开始联系接收单位,有的准备回本市政府部门工作,有的去本市的大型国企,也有同学想留在学校任教,上学期有出国留学的同学都已经去了国外。

辅导员邓老师问董晓宇的打算,董晓宇告诉他,自己打算去一家科研单位工作,这个事董晓宇也与李教授沟通过,李教授觉得眼前的年轻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董晓宇没敢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李教授,李教授早把董晓宇当成自己的门生,李教授的儿子女儿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师母也是高级知识分子,董晓宇去李教授家拜访过几次。

李教授在集成电路控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本身这一领域欧美国家就领先全球,李教授曾是美国名校的学者,教授;美利坚合众国的技术领先也是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的老邻居小日本,也比我们国内很多方面厉害。

我们泱泱大国还是农业国家,但农业技术也比不过欧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说全面落后一点都不为过,李教授希望自己的弟子董晓宇能在控制领域从事研究,如果晓宇愿意,大学毕业结束,直接读李教授的研究生,免试录取,但李教授建议晓宇有机会还是出国深造几年再回来。

董晓宇首先对李教授的关心表示感谢,但他表示更希望自己在整个成组技术有所研究,董晓宇认为苏联的米格-25通过成组技术缩小了与美国最新战机的差距;苏联本身基础工业比美国差一大截,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追赶上,从基础金属原材料常用的钢材,加工机床,加工刀具,检测设备,PCB板加工技术等等,差距最大的还是飞机发动机技术。

目前国内工业基础比苏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国民的综合文化水平或者说受教育水平与他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尽管国家领导已经意识到这个差距。

迎头赶上很难,弯道超车更难;但我们也需要做点什么,单点突破或者说单个零部件赶上都有意义,但起不来很大的作用。

最后,董晓宇希望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去申江数控机床研究所工作,数控机床也会涉及到成组技术。

董晓宇没敢跟李教授说,自己未来就是要等日本经济出现问题时,收购一两家数控机床制造厂,最次也要收购机床核心部件加工企业,如加工机床中的伺服电机,交流电机以及控制系统中的集成电路板,PCBA技术等等,最关键的还是这方面人才的搜罗,以及后续人才梯队的建设。

喜欢奇迹之皖南儒商请大家收藏:奇迹之皖南儒商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