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傻柱,终极老六

第129章 表彰(1 / 2)

“这个时候了,还讲究什么?”

一听王松林的话,张海宁就瞪了他一眼,随后麻利地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直接浸入到了洗剂桶之中的水里面。

在大家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张海宁将已经完全浸湿的上衣,拎起来就放入到了一旁的脱水桶当中。

“吱吱……”

随着一阵发条拧动的声音响起,在现场所有人的无限期待下,脱水桶忽然发出了“咚咚”的响动声。

“这是……”

就在其他人脑袋发懵的时候,张海宁迅速打开封盖,看了看里面的脱水桶,然后用手把衣服拎起来又调整了一番,然后再把封盖放下。

“呜呜……”

大约一两秒之后,当脱水桶快速旋转起来的时候,大家的呼吸都粗壮了起来,心跳更是一路飙升,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着那不断转动的脱水桶。

虽然内心里也非常紧张,但是张海宁却还保持着基本的冷静,朝着一旁的助手交代起来。

“记录下来,脱水桶要保持衣物均匀来稳定重心,这一点必须要在说明当中标明,另外再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可以找出让脱水桶自动调整重心的方法!”

严谨、冷静、专注……

从张海宁身上看到了所有科研人应该具备的完美品质,一旁刚刚还兴奋不已的年轻人,此刻一个个都感到羞愧不已。

就刚才的这一幕,他们就明白了,自己和学术大拿之间的差距,有的时候甚至都不是知识方面的积累,而是大家都不注意的态度问题。

或许感受到了气氛的改变,之前非常严厉的张海宁这个时候反而一脸微笑的鼓励起来。

“经历的多了,经验丰富了,心态就稳了,谁还不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多多学习,多多实践,只要抱着认真的态度,那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是,老师!”

“知道了,老师!”

同样的话,以前大家都未必放在心上,可是经过了刚才那一幕之后,大家才明白,往日不放在心上的素质能力,在关键时刻可是能够起到巨大作用的!

他们也能够明白,这是张海宁对于他们的鼓励。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能够有这样的老师,连心理状态都操心,也是他们的幸运。

今天这关键的一课,让他们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和一些专家们之间的差距,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到底差了多少距离。

事实让他们非常清晰的看到,不仅仅学术方面的差距,甚至从经验到心态,他们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他们才不过刚刚起步而已。

随着呜呜的脱水桶快速旋转声持续响起,大家就看到在洗衣机的一侧,排水管之中,被快速离心运动甩出的水,正奔涌而出,朝着地上流淌出来。

在场的人都屏息凝神,紧张的注视着这一幕,甚至都舍不得眨一下眼睛,直到脱水桶逐渐降低速度,慢慢停止下来,张海宁快步上前,掀开了封盖。

看着张海宁将衣服从脱水桶当中拎了出来,虽然没有上手去摸,但是大家却都能够看得到,整件衣服几乎都已经达到了半干的状态。

如果要是条件允许的话,几个大男人都恨不得直接跑过去,把衣服拿到手上细致观看。

“嗯,效果不错,虽然还有一些小问题,但总算是先前迈出了一步。”

经过了一番教训之后,得到了成功的消息,大家的庆祝也变得矜持了很多,再没有丝毫之前的疯狂。

他们知道,这台洗衣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地地方,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具备了基本功能的手工模拟样机而已。

“接下来,我们要对洗衣机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和提升,必须找出所有能够成为安全隐患的所在,必须把可能会成为问题的隐患都排除掉!”

“然后根据何雨柱同志标注的设计理念,对于洗衣机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张海宁嘱咐了大家需要注意的几点,然后就挥手示意,让大家继续进行工作!

按照开始的分工,大家开始忙碌的检察和测试,各司其职,共同为了完善洗衣机的质量和功能而努力。

在检测的同时,大家也针对性的开始相互交流讨论,希望能够通过他人的观念,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有所启发。

不过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在那里。

科研事业,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行的,毕竟一人单枪匹马,能够做出的贡献绝对有限的。

经过了多次检测之后,大家终于得出最后的结论,那就是何雨柱所化的设计图,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也因为顾虑到一些其他的功能,必然引起有一些缺失。

比如脱水桶不稳定的问题,是因为要牺牲脱水桶的速度,重心不稳定的原因,就是因为脱水桶要旋转罢了。

经过了几天的奋战之后,一切终于迎来了答案,事实证明,何雨柱所提供的的图纸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当这一消息传回到轧钢厂之后,杨厂长、李怀德顿时都兴奋了起来。

他们都非常清楚,何雨柱所搞得这些小发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如果不是考虑到上面未来会要对何雨柱进行奖励,他们必须等到上级的决定,说不定他们都会忍不住直接颁发奖励出来。

不过初步估计的话,一个先进的称号,一笔丰厚的现金奖励,那是绝对少不了的存在。

其他的,就要看看上面对于这次的发明,会做出一个什么样程度的评价了。

而何雨柱本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长长出了口气。

毕竟他可不知道,以现在的工艺,到底能不能做出符合要求的设备出来。

何雨柱从来都不是奔着奖励去的,毕竟以他如今的荣誉来看,完全足够,而且物质方面也不缺乏,两次奖励加起来,起码都有五千了,建房子都是绰绰有余地。

他之所以把这一切弄出来,那都是出于一个群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那么一丝丝的责任感。

从一开始,何雨柱就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回报,只是希望能够尽到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那么一份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