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缘之命运

第320章 出游(2 / 2)

关帝家庙内,还有八角七层砖塔一座,传为关羽父母亲之墓。

庙南古柏苍翠,石碑林立,即为关羽的祖茔。家庙中塑像很多,但尤以清代彩塑关夫人像精湛、逼真,可谓清代雕塑艺术之上品。

午门东南隅有金大定十七年建造的八角七层砖石塔一座,传说是为纪念关羽父母而建。相传塔下原是一口水井,当年关羽怒杀地方恶豪、亡命涿郡后,官府捕之甚急,关氏举族避迁,其父母双方赴井殉难,故后人建塔立塔,以作奠念。

庙南石盘沟有关姓祖茔,碑石林立,古柏苍天,还有历代修建的献亭和祭台等遗迹。庙内,现有碑刻22通,其中金代1通,明代7通,清代13通,民国1通。有些碑刻记述了流传的关羽故事,是研究三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关圣家庙,古柏老松高大苍劲,生机勃勃。不少树木奇形异状,气度不俗,具有一般古树没有的灵性和传奇色彩。它们将关圣家庙装点成为一个“奇树园”。其中最有名的有五世同堂桑、化雪柏、扭柏、裂柏和龙虎二柏等六株奇树。

其一五条树根裸露在地表,五根粗枝伸向天空,每年桑杏五生五熟,传说它是献给关羽五代家人的祭品。长在关圣娘娘庙前这棵古桑,传说曾被刘秀封为庙中树王。人们虽不尽信,可是如果它没被封王,怎么能在关圣家庙的松柏林中占一席之地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其二关圣娘娘殿西北角有株无雪柏,也叫云柏。其叶团团簇簇,看上去如一朵朵云彩。它的树干呈45度倾斜,直指10多公里外的解州关帝庙。据说关羽每天早上从家庙里出来,由此树驾云上天去解州关帝庙“上班”,夜间又在此按落云头回家庙安寝。冬日下雪,庙内松柏枝上白雪皑皑,独有这棵云柏上雪落即溶。因此人们又叫它热柏和化雪柏。

其三同是关圣家庙一棵树,桑树被封成了树王,而四季常绿、万年长春的柏树却要为它俯首称臣,这怎么行啊——这株柏树实在想不通,于是它把自己的身躯扭过去,尽量不去看那棵趾高气扬的五世同堂桑。不知不觉,千年光阴如水逝,它自己的身躯便扭成了今日这般模样。

其四裂柏,也叫凤柏。它的树形宛如一只拖着长尾的凤凰,树身又粗又直,不想被一个财主看中了,他花重金要买了它为自己做棺材。然而刚锯掉一枝柏枝,那锯口便流出鲜红的血来。随着“叭”地一声巨响,树身裂开一条大缝。财主一看,不能做棺材用了,只好收锯回家。“裂柏”由此得名。

其五龙柏它是关圣家庙中老百姓最崇敬的古树之一。它雄壮的树干翘向上方,如龙首吻天。当地老百姓常常带上儿子,把一根红绳系在龙柏树干上,并裁下一小截做个绳圈戴在儿子的脖项,此谓“认干爹”。

其六,与龙柏相对的柏树是虎柏,因其树干上长了一个硕大的“虎头”树结而得名。它体格魁梧,堪称庙树中的伟男子。老百姓都在它树身上缠几圈红绳,给自己的姑娘“认干爹”。据说,这“虎柏干爹”能保佑他们的女儿呢。常平村关羽家庙,楼体精巧的纯木结构建筑飞云楼,最古老的后土娘娘庙,汾阴后土祠(内有秋风楼),司马光墓,中条山美景,五老峰与王官谷,历史上用来连接蒲津浮桥的唐代黄河大铁牛,黄河古渡口大禹渡,黄河壮景龙门三激浪

关帝庙的景色是国内独一份,后人对关羽的敬重促使后世人争相祭拜。

关帝庙是研究三国文化的重要史实见证。为后世研究三国文化提供了详细的史料记载。离开关帝庙车队在运城补给当晚出发旅行于次日抵达大同市。一行人到达大同市后先在当地用餐,稍晚才赶往景点。

喜欢宿缘之命运请大家收藏:宿缘之命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