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第101章 白的银子(2 / 2)

工艺品没意义。

电器没法形成系统应用。

集装箱里的手机倒是有不少,可是特么王策也不可能在明朝建基站啊。

忽然,王策的目光看到了工艺品后面的备注:银质!

王策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

自己一直都想着用粮食赈济灾民,王策手下的战士们又是不发军饷的。

所以王策渐渐的忘记了货币这个问题。

在明朝,要说什么东西最硬通的话,那就是白银了!

崇祯皇帝是真缺银子,所以庆阳府这种小地方也没收到什么银子。

种种原因,让王策忽略了明朝的重要本位货币:银子。

崇祯皇帝的财务就是个烂摊子,每年大明的财政赤字高达一百六十万两白银。

朝廷收不上税,打仗却到处都要用钱。

别的地方不说,光是宁夏九边,户部就拖欠了九百七十万两银子的军饷。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自然是缺乏战斗力了。

王策在物品清单里浏览着,终于找到了最想要的两个字:银锭!

【系统提示,开箱时间结束。空间门重置倒计时:03:23:59:51】

离开仓库之后,王策的心里乐开了花啊。

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在后世,纯银是八块钱一克,折算成一两的话,是四百块钱。

四百块钱,与明末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其实是颇为接近的。

而且王策提取的银锭,是纯度很高的银子,在明代是非常难得的。

——在明代,银子还有“成色”这个标准。

不同成色的银子,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银子很贵,但是在王策这种暴发户眼中,银子算个屁啊。

一个集装箱里面的银锭重达16吨,换算成“两”,就是三十二万两银子。

两个集装箱的银锭,就是六十多万两银子。

这笔银子听起来不多,但是在缺钱缺粮的明末,却是了不得的巨款。

比如崇祯二年八月,袁崇焕曾经建议把毛文龙的兵马编成10营步军、5营马军。

这些兵马所需军饷为:“折色银四十三万两,草折银一十万三千两、米十三万六千石、料十八万四千石。”

按照大明的标准军制,这支被收编的军队将有三万步兵、五千骑兵。

也就是说,这三万五千兵马的粮饷,是五十多万两银子。

王策手下才两三千兵马,却准备了六十万两银子。

发财了……

有了银子,王策可以大量购买江南和川蜀的粮食、物资。

王策的心情喜悦,他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内院门前。

出门将近一个月,妻妾们估计都望眼欲穿了……

喜欢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请大家收藏: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