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环没直接回答,而是打开手机找出郭静发来的冰裂纹照片:“您看这些纹路,自然界从没有绝对笔直的裂痕。幕墙在这里的弯折角度,正好对应冬季下午三点的阳光折射角,既避免了眩光,又能让光斑在大厅地面形成类似这样的图案。”他滑动屏幕,调出模拟动画——那些透过弯折玻璃的光线,在地面拼出的光斑竟与瓷盘的冰裂纹有惊人的相似。
甲方的手指在图纸折痕处敲了敲:“但这道折痕……”
“是意外。”赵环忽然说,“早上带来时不小心压的,却让我想通了光的路径。”他翻开速写本,指着郭静拓印的那张纸,“就像陶艺里的冰裂纹,缺陷里藏着另一种完整。”
傍晚的雨来得猝不及防。
郭静收完晾晒的坯体,看见赵环站在工作室门口抖伞,裤脚沾着泥点。他怀里抱着一卷新出的图纸,外层裹着塑料布,却还是在边角洇出一小块湿痕。“甲方通过了那个方案,”他举起图纸,声音里带着笑意,“他们说要把地面的光斑图案做成导览路线。”
她接过图纸时,发现边缘有个小小的折角,不像无意为之。展开来看,幕墙弧线的终点处,他用铅笔描了道极细的线,与旁边空白处不知何时出现的冰裂纹拓印恰好相接。雨珠从屋檐滴落,在地面砸出细小的坑,像谁在水泥地上敲出的省略号。
“我把你的拓印扫描进了模型库,”赵环从背后轻轻环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计算光轨时,用了裂纹的生长算法。”她能感觉到他胸腔的震动,像陶轮启动时那种均匀的震颤。
郭静转身时带倒了旁边的坯架,最上层的一只青瓷碗滚落下来,在地面摔出清脆的声响。碎片散落在他们脚边,裂纹从碗底呈放射状蔓延,其中一道竟与图纸上的弧线完美重合。
“你看,”她蹲下去拾起最大的那块碎片,对着天光举起,“连破碎都在呼应。”
赵环的手指轻轻抚过碎片的断口,那里还留着釉料未干时她指尖的温度。他忽然明白,所谓美学等效,从来不是理性与感性的妥协,而是折痕与裂纹在时空中的偶然相遇,是建筑图纸上的铅笔线与陶片冰裂纹,在某个下雨的傍晚,终于找到彼此的语言。
雨还在下,工作室的灯亮起来,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张重叠的拓片。赵环的图纸摊在陶轮旁,郭静的碎瓷片摆在图纸边缘,折痕与裂纹在灯光下连成一片完整的星图——那些人工的直线与自然的曲线,在此刻的寂静里,达成了最精妙的共振。
喜欢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请大家收藏: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