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374章 搞不懂啊(1 / 2)

英国伦敦同样是国际金融中心。

1986年10月伦敦全面取消金融管制,允许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外国人进入证券市场买卖股票,自此伦敦逐步开始成为全球化的外汇交易中心,其交易量远超其他城市,包括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

伦敦交易中心有价证券交易周转额居世界前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交易是外国证券;伦敦地处世界时区的中心,有覆盖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交易,特别是对亚洲和美洲市场的覆盖。

无疑的伦敦国际金融交易的规模化这会对美国金融地位形成挑战。

美国的华尔街、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算是当今世界的三个金融流通最为密集、流通最为方便的地方,香港只是这个世界在远东地区的金融远端触角。

伦敦同时又是欧洲黄金期货和货币市场交易中心,在全球黄金期货和债券市场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伦敦一地一样拥有美、日、法、德等各国大银行和众多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入驻,很多大银行的欧洲总部或分支机构就设在这里,也就造就了全球资金总额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这里,借贷活动遍及全球多个国家,

这儿的大部分国际金融业务由这些外国银行经营。

中平银行后面的资本财团是英国公司还是其它国家的隐形财团谁也说不清楚。

搞不懂啊。

未来康年、恒隆合并后归属中平集团艾伦领导下的这家集合了保险、基金信托、证券、外汇交易等牌照的银行又将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怪物!谁也说不清楚。

毫无疑问,香港是一块金融钱财汇聚的地方,英国英格兰银行、巴克莱,美国花旗、高盛、美林、瑞士信贷、日本黑石、野村等等代表每一个国家的财团分支机构已经汇聚了过来,且都不会放弃。

这一块地方,美国人不会放弃、英国人不会放弃、华夏中国是未来的主人,更加的不会放弃。

邓公【一国两制】制度的设想不就是在稳定港人的信心吗!

自己吞并怡和的九龙仓物业,也仅仅是英资财团“怡和系”小部分的物业地产,怡和的精华地块可是都在怡和的置业地产。自己能够吃得下九龙仓和会德丰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现在你再动一下英资控股的怡和【怡和置业】,太古集团试一试,英国佬会会同美国佬开动印钞机来支持自己在港岛的根基。

国与国的利益之争,只要双方的利益根基不动摇怎么样都可以;动摇了,我管你港人的死活,当年8国联军进入燕京城能够一把火把燕京烧了,在国与国利益考量前提下,未来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如果真惹急了英国佬,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你还真的以为英国佬已经日落西山,瘦死的骆驼那也是骆驼,走之前把港岛搞成一地鸡毛,要死大家一起死,英国佬不是不会干这样的事。

到了97大陆收回主权的时候,英国人能老老实实的走人?

如果能够老老实实的走那就不是英国人了,不留下一些后手搅局,英国佬就不会被世人称呼为搅屎棍了,所以嘛,到了97英国人老老实实的走才叫见鬼了。

不单是英国搅屎棍,法国那只鸡估计也不会闲着,苏联有点自顾不暇,美国佬在远东方面的东亚、东南亚也同样有巨大的利益。

香港就个探照灯,其触手连接着东亚、东南亚,东海、南海地域。

远东地区分布在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地那么多的美军基地可不是放在那儿吃干饭的。

如果没有了这些代表财富的标的,也就失去了在港岛的最后利益基础。中国大陆你把主权收回去可以,代表着这些财富的利益谁也不能动。

难道这就是最终促成和记黄埔易主的目的?身为汇丰银行大班的英国人沈弼在不可为之下向港英政府所提的英国以“主权换取治权”的构想;沈弼是人才,英国佬绝对的深谋远虑,自己也是不得不入彀中啊。

捆绑的太紧密了啊,一个港币就把港岛和欧美、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各国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