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邢成义看着消息笑起来,从背包里摸出那个奥特曼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9月4日,胡萝卜丝2毫米。莫厨的生姜,向佳乐的肉包,王阿姨的藕夹——得好好学。”
窗外的阳光照在本子上,奥特曼的影子投在字迹旁边,像个稳稳的小卫兵。他忽然觉得,这三周培训好像也没那么难熬,毕竟身后有群等着他回去的人,手里有要握紧的手艺,心里还有个要往前闯的念想。
下午的会议室里还留着上午实操课的生姜味,二十多个学员刚按座位坐好,就见培训老师抱着一摞文件夹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穿迷彩服的教官。
“先跟大家说个事——”老师把文件夹往讲台上一放,“咱们这次培训在大福村,接下来21天是封闭管理。除了厨艺课,每天还要学《弟子规》和传统文化,早晚有军训,核心是让大家在规矩里练心性。”
底下有人“啊”了一声,邢成义倒没觉得意外——莫厨总说“厨房比军营还讲规矩,锅碗瓢盆都得各归其位”。他坐直了些,前排的位置能清楚看见讲台旁的黑板,上面已经写好了“每日日程”,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排得满满当当。
“你也是金沙的?”旁边忽然传来个清亮的声音。邢成义转头,看见同桌女生正转着笔看他,高马尾随着动作轻轻晃,发尾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面粉。
“我叫陈露,总店前厅的。”女生朝他伸出手,指尖带着点护手霜的茉莉香,“刚看见你胸牌了,邢成义?”
“嗯,中关村分店后厨的,厨师。”邢成义赶紧伸手握了握,指尖碰到她掌心就收了回来,耳朵有点热。
“帅锅大厨啊。”陈露笑着眨了眨眼,笔在指间转得更快了,“我们前厅总说后厨师傅厉害,切菜跟表演似的。”
“别叫大厨,我还差得远。”邢成义赶紧摆手,想起莫厨说的“半瓶水才晃荡”,“在厨房我就是小学生,刀工刚入门。”
陈露刚要接话,讲台上传来教官的声音:“安静!接下来讲纪律——每天六点集合晨跑,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迷彩服必须扎腰带,吃饭不许吧唧嘴。”他顿了顿,拿起一套迷彩服举起来,“这是你们接下来21天的制服,现在按序号领,领完去看宿舍分配表,四人一间。”
领衣服时,邢成义的迷彩服袖口有点长,他正低头卷袖子,陈露从旁边递过来根皮筋:“先用这个扎住,晚上回宿舍再缝两针。我带了针线包,你要是不会,我帮你。”
“谢谢。”邢成义接过皮筋,看着她抱着迷彩服往宿舍区走,高马尾在人群里一颠一颠的。
宿舍在二楼,402室的门虚掩着,邢成义推开门时,里面已经有两个人了——一个是上午见过的二店厨师周鹏,正把背包往靠门的床铺上扔;另一个戴眼镜,说是三店的采购员,叫小林。
“来得正好,就差你了。”周鹏拍了拍靠窗的床铺,“这张最大,给你。”
邢成义把背包放下,床板不算硬,窗外能看见大福村的菜园,茄子紫、黄瓜绿,看着挺新鲜。他刚把莫厨给的生姜放进床头柜,就听见周鹏在笑:“小林你还带枕头?教官说必须用统一发的荞麦枕。”
“我颈椎不好。”小林推了推眼镜,有点不好意思,“实在不行我晚上偷偷换回来。”
四个人正收拾东西,楼下传来教官的哨声,接着是喊队的声音。邢成义扒着窗户往下看,陈露正跟着队伍往操场走,高马尾随着步伐甩动,迷彩服穿在她身上有点大,却显得挺精神。
“明早六点集合,可得定好闹钟。”周鹏把手机闹钟调到五点半,“听说迟到要罚站,我可不想第一天就出洋相。”
邢成义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奥特曼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夕阳从窗户照进来,在纸上投下窗框的影子,他想了想,写下:“大福村第一天,陈露说我是帅锅大厨(不对,要改)。明天六点起床,要叠豆腐块被子——得向教官学。”
写完把本子合上,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生姜纸包,忽然觉得这21天好像挺有意思——有要学的本事,有新认识的人,还有点藏在心里的、小小的期待。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一生走到老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