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小情人

第248章 回娘家(1 / 2)

1990年的元旦姗姗而来,新年的钟声仿佛还带着旧岁余音。美丽的临海市,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庆与凛冽的海风寒意。米萍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踏进了母亲高冬雨所居住的市医院职工家属区。

这片家属区,如同喧嚣都市中一处宁静的港湾。几排红砖楼房整齐排列,白石灰勾勒的砖缝清晰可见,透着一股子干净利落劲儿。楼前空地被勤劳的住户们开辟成小小花圃,虽值寒冬,冬青树丛依然苍翠,修剪得整整齐齐,像是给楼房镶了一圈绿边。水泥小路扫得清清爽爽,几乎不见落叶杂物。

整个小区氛围宁静而温馨,带着一种集体生活的秩序感和人情味,窗台上偶尔可见几盆耐寒的绿植,为这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

米萍的目光越过家属区低矮的院墙。临海市的新貌在眼前铺展开来,令人心潮微动。远处,新落成的几栋大厦拔地而起,气派非凡。更远处,依稀可见港口繁忙的塔吊轮廓,整个城市在元旦的阳光下,显得开阔、大气,美轮美奂,充满了向海而生的活力。

节日的气氛在城市各处弥漫。家属区的入口处,单位挂起了红彤彤的横幅,“欢庆元旦”几个大字分外醒目。路边的小副食店门口,年画、挂历、红彤彤的灯笼和对联摆得满满当当,吸引着过往行人。空气中除了海风的咸腥,还隐隐飘荡着炒花生瓜子和糖果的甜香。

几个穿着厚厚棉袄、戴着绒线帽的孩子在楼下追逐嬉闹,手里挥舞着新得的彩色气球,清脆的笑声和偶尔炸响的摔炮声,给这清冷的冬日午后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与暖意。

米萍深吸了一口这混合着节日气息与海风、略带清冽的空气,拖着行李,终于踏进了母亲居住的单元门洞。暖融融的灯光瞬间包裹了她,像母亲温暖的怀抱,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室外的寒意。厨房里早已是热闹非凡,传来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的交响曲,夹杂着母亲高冬雨那熟悉而爽朗的笑声,还有妹妹高小菲叽叽喳喳、元气十足的指挥声:

“妈!油热了热了!快下鱼!”

“姐怎么还没到啊?我去门口看看!”

“哎呀,这个葱花儿切得不够细嘛!”

家的气息,浓郁得化不开。

米萍已经足足有近年没有回娘家了,上次最近一回还是要追溯到今年正月初六回家。

暖融融的灯光瞬间包裹了她,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厨房里传来热闹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夹杂着母亲高冬雨爽朗的笑声和妹妹高小菲叽叽喳喳的指挥。

“姐!你可算回来了!”高小菲像只欢快的鸟儿扑过来,接过米萍的行李,“快洗手,海涛今天露了大手笔,做了满桌子的好菜,就等你开席呢!”

客厅里,妹夫张海涛正围着一条有些滑稽的卡通围裙,端着热气腾腾的砂锅从厨房出来,额头渗着细密的汗珠,脸上是憨厚的笑容:“大姐回来啦!快坐快坐,尝尝我的手艺,这道‘年年有余’我可是炖了仨小时!”

小小的餐桌被丰盛的菜肴挤得满满当当,香气四溢。高冬雨脸上是少见的、发自内心的喜悦红光,不停地给米萍夹菜:“萍儿,多吃点,医院食堂哪有家里的味道。海涛这孩子,是真用心了。”

张海涛搓着手坐下,给妻子和岳母、大姐都倒了点果汁,乐呵呵地说:“妈您过奖了,大姐难得回来过节,必须得招待好。咱一家人团团圆圆,比啥都强。”

气氛热烈而温馨,仿佛之前因徐家而起的风波从未发生过。米萍看着母亲舒展的眉头,妹妹妹夫恩爱的模样,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暂时抛开了枝江的烦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高冬雨和小菲去客厅收拾新买回来的水果。米萍起身帮着收拾碗筷,端进厨房。张海涛也跟了进来,系上围裙准备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