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师在高安地区的战斗还是比较轻松的,高安的北洋军基本都龟缩在高安城内,没有樟树那样的天险构筑防御阵地。
第五师在抵达高安城外就迅速进行了一系列部署。
第51团攻击城南,第52团攻击城东,第53团攻击城西,城北不安排部队进攻。
师属骑兵营穿插到高安城北的柳家镇一线设伏,如果北洋军从城北往洪都城方向撤退。
那么隐藏在柳家镇外密林中的国防军骑兵会让北洋军知道不要在丢失重武器的情况下,在开阔地迎战一支以逸待劳的骑兵。
第五师师长姚步清迅速下达攻击命令。
早就准备好的重炮营对着高安城的城墙进行了一轮精准的炮击,其余火炮对着城内的建筑打出了半个基数的弹药。
高安城躲藏的北洋军迎来了一锅钢铁的肉汤,还是不得不吃的那种。
炮击停止后,第五师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外围阵地和城墙上零星的抵抗无法阻止三个步兵团的进攻。
刚刚露头的重机枪很快就会对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和三十米毫末速射炮争抢,北洋的重机枪开火不超过三分钟就会被一枚炮弹端掉。
第五师的前锋部队得以迅速突入城墙,开始真正激烈的巷战。
第三十一步兵标依托城内的废墟和国防军在每一条街道战斗,枪声迅速在城市外围的街道上响起。
可是经过第二次火力加强后的国防军的班组火力已经比北洋军强出太多,北洋只有在营一级别才设置重机枪火力。
而国防军已经在步兵班下放轻机枪火力和冲锋枪,每个步兵班由一个以机枪为核心的机枪小组,以冲锋枪为核心的突击小组,和两个爆破支援小组组成。
爆破支援组虽然全员配备步枪,但是每名士兵随身携带六枚手榴弹。
强大的班组火力反而让国防军更适应城市近战,分散后的北洋军只能依靠手中的步枪和在一些关键制高点设置的重机枪火力点苦苦支撑防线。
而随着迫击炮和三十七毫米速射炮被带入城内,北洋军的固定火力点也被一点点拔掉。
三个步兵团正在从三个方向向着城北挤压城内北洋军的生存空间。
51团的一个步兵班正在沿着墙壁缓缓向着前方摸去,刚刚探出头就被对面的北洋步兵来了一波步枪集火。
子弹打到墙上飞起的浮土飞进了班长王硕的嘴里,王硕直接蹲下身子,将手中的冲锋枪口对着预估的方向进行信仰射击,打了半梭子子弹。
后面的爆破组士兵直接搭人梯让一名士兵悄悄爬上房顶,在看到拐角处排成两排正在瞄准街口的北洋军后。
迅速将头探了回来,从后面的手榴弹袋中摸出三枚手榴弹,拉开保险后就对着右下方扔去。
王硕直接从端着冲锋枪,借着手榴弹的烟雾的掩护,对着北洋军射击的方向打空了整个弹夹。
机枪手也紧随其后,两挺轻火力组成的火力网让对面一个棚的北洋军毫无还手之力,就全被突突了。
以班排为单位的战斗在高安城内四处上演,北洋军第三十一标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到了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