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第156章 王以哲血溅公馆(1 / 2)

1937年2月2日清晨,西安城笼罩在刺骨的寒意中。于学忠推开雕花木窗,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了一层薄霜。他眯起眼睛望向灰蒙蒙的天空,一种莫名的不安在心头盘旋。

"总司令,您起得真早。"副官李振唐捧着热气腾腾的搪瓷杯走进书房,军靴上的雪泥在红木地板上留下几道污痕,"刚沏的六安瓜片,暖暖身子。"

于学忠接过茶杯,指尖传来的温度却驱不散心底的寒意。自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扣押,西安城就像一座随时会喷发的火山。他抿了口茶,苦味在舌尖蔓延:"昨夜城里可有动静?"

"凌晨三点,东大街有卡车驶过的声音。"李振唐压低嗓音,"卑职派人查探,发现是孙铭九的卫队营在调动。"

茶杯在桌面上重重一顿。于学忠浓眉紧锁,东北军少壮派这几日频繁密会他是知道的,但深夜调兵绝非寻常。墙上挂钟的秒针咔嗒作响,窗外的天色渐渐亮起,却照不透他心头越聚越浓的阴云。

突然,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于学忠猛地转身,只见卫士长王勇浑身是雪地冲进院子,腰间驳壳枪的皮套敞开着。

"出事了!"王勇连报告礼都顾不上,直接推门而入,"少壮派那帮人今早要动手!"

书桌上的军事地图被带进的风掀起一角。于学忠按住地图,上面标注的东北军布防线条像蛛网般交错。他盯着王勇冻得通红的脸:"说清楚,动什么手?"

"应德田、孙铭九他们要在全城抓捕'叛徒'!"王勇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名单,"这是刚从苗剑秋副官那里弄来的,上头第一个名字就是王以哲将军!"

于学忠眼前一黑。王以哲是东北军核心将领,张学良离陕前特意嘱咐要他与于学忠共同主持大局。少壮派竟敢对这样的元老下手?他抓过名单,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七八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血红的叉。

"备车!去王公馆!"于学忠一把扯下墙上的呢子大衣,突然又停住脚步,"等等,先接通王以哲家电话!"

李振唐摇动电话手柄的手在发抖。线路接通后的忙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刺耳,响了十几声无人应答。于学忠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抓起桌上的柯尔特手枪塞进腰间:"王勇带一个班跟我走,振唐你立即联络何柱国、刘多荃几位将军,让他们加强戒备!"

院外汽车引擎轰鸣的瞬间,于学忠听见远处传来一声模糊的枪响。他心头剧震,那方向正是王以哲公馆所在的莲湖路。

吉普车在结冰的路面上打滑,于学忠死死抓住车门把手。街角的早点摊刚支起炉火,卖豆浆的老头惊恐地看着全副武装的军车呼啸而过。转过西华门时,前方突然出现路障,几个持枪士兵挥手示意停车。

"是孙铭九的人。"王勇压低声音,右手按在枪柄上,"冲过去?"

于学忠眯起眼睛看清了拦路士兵臂上的蓝袖章——这是少壮派组织的"抗日先锋队"标志。他沉声道:"减速,我看看他们敢不敢拦我的车。"

车未停稳,领头的中尉已经认出于学忠,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僵硬地敬了个礼:"于、于总司令,前面戒严了..."

"谁的命令?"于学忠的声音像冰刀刮过钢板。

中尉的喉结上下滚动:"是...是孙营长临时下令,说发现可疑分子..."

于学忠不等他说完就推门下车,王勇带着卫兵立刻呈扇形展开。拦路的士兵们不知所措地后退,有个新兵手里的步枪啪嗒一声掉在冰面上。

"把路障搬开。"于学忠每个字都像子弹上膛,"三秒钟。"

路障刚挪开缝隙,吉普车就咆哮着冲了过去。转过两个街口,王以哲公馆的灰砖院墙已然在望。于学忠的心沉到了谷底——公馆大门洞开,门廊下躺着两个穿军装的卫兵,鲜血在青砖地上漫成一片触目惊心的红。

"警戒!"王勇一个箭步挡在于学忠身前,卫兵们哗啦散开占据射击位置。

院内的枪声突然停了。死一般的寂静中,于学忠听见自己太阳穴血管突突跳动的声音。他拔出配枪,大步走向正屋,军靴踩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