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传

第302集:《跨国沟通》(2 / 2)

“每组1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排除了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小李切换到统计分析页面,“我们采用了双盲法,这里是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盲态审核报告。”他特意强调,“更重要的是,随访一年的数据显示,复发率比对照组低37%。”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能听到慕尼黑那边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突然,一位白发专家用带着口音的英语提问:“你们说激发人体自身修复能力,这在分子层面有什么依据?”

这个问题在预案之外。小李指尖微微出汗,大脑飞速检索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浓度显着升高,这可能与针刺穴位引起的应激反应有关。目前正在与中科院合作进行机制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他边说边调出补充实验数据,虽然不够完善,但足以支撑逻辑链条。

视频那头的汉斯教授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在屏幕上舒展开来:“李,去年我在京都传统医学大会上见过类似的思路,但你们的技术实现方式很有趣。”他转动座椅面向其他专家,用德语快速交谈了几句,然后转回来:“我们对慢性疼痛管理很感兴趣,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小李立刻调出相关病例资料:“我们在国内做过87例临床观察,有效率89%,这里有详细的影像对比……”

“不用展示了。”汉斯抬手示意,“我想知道,如果我们开展合作,你们能提供多少技术支持?”

这句话像一道电流窜过小李的脊背。他强压着加速的心跳,调出早已准备好的合作框架图:“我们可以提供全套治疗方案和设备支持,派三位医师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共享所有前期数据。如果进展顺利,希望能联合发表研究成果。”他特意在“联合发表”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这是学术合作中最敏感也最关键的平衡点。

视频会议结束时,慕尼黑的天空已经完全黑了。汉斯教授最后说:“我会在本周内提交伦理审查申请,下周三上午十点,我们再讨论具体方案。”他起身时,小李注意到他胸前的铭牌在镜头前晃过:欧洲疼痛学会理事。

会议室的灯光逐一熄灭,小李站在窗前看着东方泛起鱼肚白。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阿雅发来的苗寨日出照片:晨雾中的吊脚楼,木楼前晒着一排排草药,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叶片上,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他突然想起昨天视频里汉斯教授书架上的书脊——最上层那本《黄帝内经》的德文译本,烫金的书名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回到办公室,小李在备忘录里写下:周三会议前准备好——1. 伦理审查补充材料;2. 设备操作手册德文版;3. 根性痛专项方案。然后点开与汉斯教授的邮件对话框,开始撰写感谢信。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透过玻璃在键盘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碎金。

他想起出发前林博士说的话:“传统医学走出去,不能靠情怀,要靠证据。”此刻这句话在心里格外清晰。小李端起冷掉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中带着一丝回甘——就像这场跨越时区的对话,在严谨的学术交锋里,藏着不同医学体系相遇的温暖可能。

当邮件发出的提示音响起时,写字楼外的街道已经苏醒。骑着共享单车的年轻人掠过晨光中的街道,远处的早餐摊飘来油条的香气。小李伸了个懒腰,颈椎的酸痛似乎减轻了些,他知道,这只是漫长征途的第一步,但那道穿透云层的光,已经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喜欢医圣传请大家收藏:医圣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