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海量物资交国家

第187章 探讨人员安排(1 / 2)

这国宴御厨的能力可不是说说而已,一群老外吃的差点连舌头都吞进去。

别说他们了,刘旭现在吃惯了这里的饭菜,其他地方的都不想去。

吃完饭后,刘旭先跟获先生说道:

“获先生,下午可以先去那边商场逛逛,以前你那边的商品都是这边帮忙配的,但真的了解需求的还是你们,你不妨再去看看还有什么是想要的,回头记下来,再发货时我让人给你加上。”

获先生点了点头带着一众船员离开了。

刘旭则跟着少山先生回到了他的房间,这次他还是住在顶层的一个总统套房内。

“小刘啊,这次我们可真好好感谢你啊,给我们带回来这么多急需的人才,我感觉好多事情我们可以提前开始了。”

“您指的是哪些方面?”

“各种科学研究院之类的机构。这两年不是不想,而是实在缺人啊。刚才你说的他们这些人的工作问题,我还是倾向于进入各个研究院,这样也能早点出一些成果。”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要重新建立几个大型的科研基地呢?”

“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是这样想的,目前我们真正缺少的其实就是战略威慑力量,说白了就是蘑菇弹。这个当然是重中之重。其他方面有我在的情况下其实并不是那么迫切,国家需要什么,我从后世可以将相对应的技术或产品带过来就行。”

“反而是人才的培养我认为是目前最急需的。我们以后需要的将是几十万、几百万科学家、各种工程师他们将深入各个行业,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力才能稳步提升。”

“我感觉如果是我不存在的情况下,您的想法我认为是最正确的,但在这个位面既然有我这样一个如同作弊一样的存在,我们就不能在用以前的睛光来看问题了。您说是不是。”

少山先生想了一下后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我是忘记你的作用了啊,那你的意思是想让他们进入大学去培养人才?”

“不不不,我记的我在京城大学开会的时候提过一种方法,可以合理的将这些科研人才与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同理,各个研究所也可以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吗,这并不冲突。”

“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各种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进入科研院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咱们的研究员同时也就可以像带徒弟似的带一些精英出来,当然研究员在不忙的时候也可以适当担任一些大学里的教学任务。”

“这样,我们就能形成一完整的闭环,从社会工厂的产品生产到大学或科研院校的专项课题研究再到人才的培养,我们一样不落,还能高效的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就是所谓的产-学-研模式吧。好好好,我看过后世这方面的资料,好像是在85年以后才实施的吧。”

刘旭点了点头说道:

“这其实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资源整合,也可以说制度不能死板,要灵活,往往越灵活的制度所能爆发出来的社会活力是才是非常巨大的。”

“嗯,你说的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现在是将各个研究所建立起来?”

“行,正好建筑公司这边也没什么活儿了,接下就以这些研究院所的建设为主吧。”

“对了,少山先生,我有个想法,就是想找个比较隐蔽的地方,建立一所大型的科学研究院,然后以这个研究研院为主再建一个小城镇,这里将会去外隔绝,这样我们的绝密项目就可以放在这里,这些项目研究人员的家属也可以迁进这个小城生活。”

刘旭想到了历史上那么多为国家的科研项目付出一生的先辈们,常年无法回家,有的甚至几十年都不知道家人到底在干什么,也见不到面,这对于任何人来说无疑是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