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国岗在县里买楼房,几乎借遍了所有亲戚的钱,自己的三个亲兄弟,以及这七个叔伯兄弟,还有七大姑八大姨,能借钱的人,都纷纷借了一遍,最后才凑了个首付,买了这栋楼的一层。老话说的好,一层穷,二层富,三层四层住干部,国岗两口子,虽然都是人民教师,但微薄的工资,不足以支撑自己买楼,所以这才买了,最便宜的一楼。
国增借给了国岗五千块钱,算是为弟弟的新房,添砖加瓦。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一个爷爷的七个叔伯兄弟,有的要给儿子娶媳妇,有的要置办家业,也都纷纷找国增借过钱,国增都帮过这七个兄弟。
待到国岗夫妇,借了五千块钱走后,国增对着秀峦道:“你看,你哥在县里买楼了,国岗又在县里买楼了,要不,咱也在县里买个楼?”
秀峦看了看国增:“成天的,说话没个把门的,你去县里买楼,买了楼,你天天去那住啊?”
“咱不住,咱往外租啊,收租金。”国增道。
“你可得了吧。”秀峦道:“好像买楼不花钱似的,你有多少钱?你能掏出二十万来?”
“掏不出来。”国增笑了笑:“我不是跟你说着玩嘛。”
“你啊,也就痛快痛快嘴,咱还是赶紧攒点钱吧,在家里,也盖上五间砖瓦房,咱这辈子,要是盖不上一趟新房,这日子,就永远也翻不了身,你看家家户户,谁家不是暗自较劲,都比着呢,你没趟新房,人家就瞧不起你。”秀峦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放心,顶多再有个三五年,咱就盖新房。”国增道:“我爸妈这辈子,没有盖新房,是个遗憾,我这辈子,得把这个遗憾给他们补齐了,更不能成为我的遗憾。要不然,我这辈子白活了。”
赚钱,攒钱,盖新房,成为了国增夫妇,当下过日子的目标。
九月一号,大梨园小学开学了,刘海旭上了一年级。一年级就一个班,班里男孩女孩加起来,一共二十八个学生,都是大梨园村的孩子。在这二十几个孩子中,海旭从小班到大班,就成为了班里的孩子王,不折不扣的老大,这些孩子们,都是跟在他屁股后面混的。
“从今天开始,你们可都是小学生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林淑凤,看着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不能再像是上大班一样,只知道玩了,得学知识。要知道,小学是最重要的,小学要是学不好,这语文和数学的底子就打不好。等你们上了初中,就费劲了。”
教室里的同学们,一个个稚嫩的笑脸,哪里明白老师的意思,他们更是不知道,这小学和学前班的大班,到底有什么区别。
“咱们班,得选个班长,以后老师上课的时候,班长要喊起立,大家要一起站起来,喊老师好,老师让坐下后,大家再坐下上课。”林淑凤看了看大家:“你们觉得,谁来当这个班长?”
“刘旭。”几个男生,异口同声。
林淑凤自然,早就知道这个刘旭,这孩子,在学前班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坏,但人家不光是坏,也是出了名的聪明,是个孩子王,这些孩子们,各个都听他的,选这样的人当班长,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刘旭,你愿意当班长吗?”林淑凤看了看刘旭。
刘旭站了起来:“老师,我愿意。”
“嗯,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咱们班的班长了。”林淑凤走到刘旭的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不禁道:我跟你爸爸刘国增,以前还是同事呢,你出生的那天,你爸爸没来学校上课,还是我替你爸爸,跟校长请的假呢。你小时候,跟你爸爸来学校玩,我还抱过你呢。如今,你却成了我的学生,成了我的班长了。
喜欢农村三代人请大家收藏:农村三代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