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怎么说?”秀峦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没了,我刚从医院回来,医生说,就这一个办法了,要不然,大人和孩子,可就都保不住了。”陈淑芬道:“景明说行,李连财也说行,但生的是男还是女,现在还无法确定,只有省出来才知道,孩子一旦落地,秀玉就再也没法生育了。”
秀峦一时语塞,手里握着电话,不知该如何该说什么。
秀玉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最终活了下来,庆幸的是,给李连财生了个儿子,之后,取名为李修伦。李修伦这孩子,长相随了秀玉,又丑又呆,但能够平安降生,已是不易,当然,爹娘都是笨傻的人,这孩子的基因,自然也不会灵光。
但对于老李家来说,尤其是李连财的母亲来说,自己有了孙子,终于有后了,有个可以延续香火的子嗣了。不管这孩子,长相如何,智商如何,但终究是个男孩,只要是男孩,就万事大吉。
这是农村,深埋在骨子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倘若秀玉,生的是个闺女,李连财一家,就会认为,秀玉这个傻媳妇,算是白娶了。
马云唐的四个儿女,如今终于,各自都有了儿女,有了下一代。
随着夏天的过去,地里的麦子收完,而后,家家户户,又都开着拖拉机,拉着耕地的犁,开始耕地,等地耕完了,再把拖拉机上的犁卸下来,再装上播种机,趁着雨季到来之前,开始播种玉米。
较比小麦,玉米的成熟期,只有几个月,夏天播种,秋天收获,北方的农村,一年的庄稼,共收获两季。一季就是,秋种夏收的小麦,一季就是,夏种秋收的玉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对于马云唐来说,地里的粮食,不光有小麦和玉米,还有每年的西瓜。这不,玉米刚长到半人高,地里的西瓜,就熟的差不多了,家家户户,又都开着拖拉机,去地里收西瓜。
收西瓜可是个,耗费人力的活,这地里的西瓜千千万,哪个熟了,哪个没熟,哪个是五分熟,八分熟,需要有经验的人,看看瓜皮的纹络,再抱起瓜来,轻轻敲打一番,才能隔着瓜皮,看到瓜瓤,确定要不要摘。
马云唐,陈淑芬,自然是挑瓜的老手,老两口走在瓜秧中间,看一眼西瓜的纹路,熟不熟,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再抱起来敲一敲,听听声响,就能知道,这瓜能不能摘。
老两口负责摘瓜,景明,秀峦,秀萍,以及几个小孩子,刘旭,马菲,康健,邢童等,则负责把瓜,从地里,纷纷抱到地界上,大人们再把西瓜,放入沙皮袋里,接着,一袋一袋的,背到拖拉机的车兜里。一会的工夫,原本空荡荡的车兜,则装满了西瓜。
之后,再将车兜里的瓜,拉回家中的院子里,卸车后,继续回到地里装瓜,再拉回院子里卸瓜,一天下来,足足拉了三趟瓜,院子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西瓜。
“一,二,三,四,五,六。”刘旭站在车兜里,数着一个个西瓜,这些西瓜,是姥爷从院子里,挑选出来的不太好的西瓜,也就是瓜里面的残次品,要先把这些西瓜,要拉到县里的农贸市场,卖给瓜贩子,这些西瓜的瓜头,长的不周正,或者裂了条小缝,或者有黑头,姥爷则想了个办法,用泥巴抹在瓜头上,盖住那些小缝黑头等,这样,就看不出这些瓜,是残次品了。
等卖完了西瓜中的残次品,剩下的好瓜,一能保留更久的时间,二能卖更好的价钱,这些,都是姥爷总结出来的。
喜欢农村三代人请大家收藏:农村三代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