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差不多。什么好的坏的,还不都是刘旭选的。”国增道。
“这个兔崽子,真是不知道好赖。”秀峦道:“不过,南边的那四亩地,分给咱了,这倒不错,就这么一块整壮的大地。”
“是啊。”国增笑着道:“要不说,刘旭会选呢,哈哈哈。那块地,旁边都是些荒地,光是北边的地界子,少说也得有两米宽。你瞅着吧,将来,我都给他挖了,北边有林秃哥家的三分地,就那么一小条,到时候,咱再用别的地,把他换过来,四亩地,至少变五亩地。”
“变成五亩?”秀峦想了想:“我看,要是把南边的地界子,再挖一挖,至少能变成五亩半。”
“六亩,不出三年,我让他变成六亩地。”国增道。
“行,有本事,你就挖吧,我可不跟你再开荒地了。”秀峦道:“天天的扛着铁锨,跟你挖地,以后有了老二,我可没那个功夫。”
“我挖就我挖。”国增信誓旦旦:“现在这块地,南北方向,还不那么直溜儿,到时候,我非给他弄的平平整整,四四方方。”
国增这句话,说的不假,十几年后,随着自己有事没事,就去南边的地里开荒,以及自己盖新的砖瓦房,需要用土,也跑到那块地里取土。原本的四亩地,在十几年里,随着刘旭长大,随着老二的出生,长大,最后,那四亩地,竟然变成了七亩地。
四亩地变七亩地,多出了将近一倍的面积。每当外人,羡慕这块,村上屈指可数的大面积地,国增都自豪的说,自己这一家四口,指着这块地吃粮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谁又知道,他为了开这块地,耗费了多少个,原本可以多睡会觉的清晨?为了这块地,他流了多少汗?付出了多少的辛劳?
那可都是,他一铁锨一铁锨的,自己挖出来的地啊。
多年以后,儿子刘旭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边读书,一边长大,一边明白,自己父亲的辛苦不易。他终于渐渐的知道,父亲为了那块土地,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对于这些心血,父亲并不在意,只是觉得心血后的结果,是四亩地变七亩地,是自己为之自豪的一件事。
刘旭当然知道,父亲的这份自豪。因为每当提到那块地,父亲总是眼里带光,话里带着几分,难得的骄傲。
这块地,也是父亲的一个儿子。在国增的双手之下,由小变大,由原本并不怎么,肥沃的二片地,靠着国增开着三马子,开着拖拉机,往地里一趟趟的,倒腾牛粪猪粪,最终变成了,肥沃高产的一片地。
待到国增死后,二十八岁的刘旭,跟着五十岁的母亲,去地里收棒子。秀峦指着这片地,跟刘旭道:分地的那一年,你才六岁,老二刚生人。一晃,二十二年过去了。当初的四亩地,愣是被你爸,一锨铁锨的,给挖成了七亩地,你爸这个人啊,唉。
刘旭顿时,泪流满面,对着母亲道:爸爸是个拓荒者。
秀峦红着眼睛,看了看不远处,联合收割机来了。
刘旭扭头,看了看收割机,是从西边开过来的。他又把目光,朝着西边往南望了望,那边也有自家的二亩地。记忆中,自己还是六岁,跟着爷爷,爸爸,叔叔,一起分地。
一个月前,五十二岁的国增,因为意外死亡,刚刚葬在了,西边那二亩地里。
喜欢农村三代人请大家收藏:农村三代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