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

第二百四十章 换张新脸面,名声传得远(2 / 2)

讲清晨山里的薄雾,讲溪边的流水,讲村里女人坐在门槛上,一边拉家常,一边用指甲剥开一颗颗饱满核桃的场景。

“孟老师,我们这‘金凤凰’,就是这些山,这些水,这些朴实的人,用最实在的心做出来的。我希望您能把这份‘实在’,画出来,写出来。”

孟老师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抬起眼,细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女人。

半晌,他“啪”地一声把茶杯顿在桌上,猛地站起身。

“笔墨伺候!”

三天后,一张新的包装图送到了陆家。

还是牛皮纸,但换成了更厚实防油的材质。

袋子正面,一只凤凰不再是呆板的图案,而是展翅欲飞,尾羽卷起祥云,活灵活现,既有山野的气势,又不失乡土的亲切。

底下,是孟老师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金凤凰。

旁边还有一行飘逸的小字:柳树湾的山货,实在人的心货。

背面,就是江晚那天讲的柳树湾的故事。

最绝的是,袋子正面右下角,还开了一个小小的圆形窗口,用透明玻璃纸封着,能清楚看见里头金黄酥脆的核桃酥。

这一下,就把“实在”两个字,做绝了。

新包装投产那天,厂里的老工人都围着看,稀罕得不行。

“我的乖乖,这袋子,比城里货还气派!”

“光看这袋子,就觉得里头的货金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全厂正为新包装兴奋,江晚又把陆亦川和陆大柱叫到了一起。

“叔,亦川,厂子挣钱了,也该为村里做点事了。”

她手指着村东头那几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

“村里的小学,该修了。”

陆大柱一愣,随即一拍大腿:“对!早该修了!娃们还在那漏雨的屋里念书,我看着都心疼!”

陆亦川二话不说:“我明天就去找人!”

这事儿办得比搞生产流水线还快。

陆家厂子出钱,村里出人,半个月不到,三间崭新的砖瓦房拔地而起,窗户换上了明亮的玻璃,屋里摆上了崭新的课桌椅。

落成那天,村里跟过节一样。

县里教育口的领导都来了,周正阳还特意请来一个扛着相机的报社记者。

陆亦川代表厂子,给学校捐了五百块钱的教学基金。

孩子们排着队,一人领了一包新包装的“金凤凰”核桃酥,小脸笑开了花。

记者“咔嚓咔嚓”地按着快门,把陆亦川和孩子们围在一起的画面定了格。

几天后,县报上,一篇报道占了小半个版面。

标题是:《金凤凰飞出深山沟,致富不忘桑梓情》。

文章里不光夸核桃酥味道好,更是浓墨重彩地写了陆家厂子捐资助学的事。

这一下,“金凤凰”在县里,乃至省城,彻底炸响了名头。

它不再只是一种零食,它代表了柳树湾,代表了一种朴实的、有良心的味道。

百货大楼的王经理亲自打来电话,声音里全是压不住的笑意。

“陆厂长,你这步棋走得太高了!现在顾客来买东西,点名就要你们这个‘有良心的金凤凰’!赶紧再送五百斤货来,不,一千斤!”

喜欢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请大家收藏:1983:回到八零当妇女主任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