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黄的灯光下,巨大的圆桌仿佛成了欢乐的中心。伙伴们的笑声、碗筷的轻碰声、关切的话语交织在一起,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也温暖了北方微凉的夜。食物的香气弥漫在堂屋里,是家的味道,也是归途的圆满。
林恺乐正如他自己所言,胃口好得出奇。凌奶奶(许茵茵)夹给他的红烧排骨软烂脱骨,酱香浓郁,他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纯粹的满足和精力充沛的红润。他中气十足地回答着伙伴们此起彼伏的关心和惊叹,分享着“脱胎换骨”的奇妙感受,偶尔还配合地挥挥拳头,展示那“打死一头牛”的力气,引来阵阵善意的哄笑。那份劫后重生、力量充盈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慢点吃,恺乐,锅里还有呢!”凌奶奶看着他风卷残云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那是真切的欣慰和安心。她悬了一路的心,此刻终于稳稳落地。
凌爷爷坐在主位,脸上带着一贯的儒雅和蔼,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林恺乐身上,又若有所思地掠过安静用餐的简星宇。他端起小酒盅,抿了一口温热的黄酒,那眼神里有着阅尽世事的了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当林恺乐再次大声回应江云澈的打趣时,凌爷爷微微颔首,对旁边的简星宇低声道:“星宇啊,这一趟,不容易。恺乐这孩子,能有此机遇,是福分,也多亏了你们一路扶持。”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简星宇放下筷子,恭敬地回应:“凌爷爷过誉了。是恺乐自身意志坚韧,又有月华眷顾,心蕊的守护更是关键。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回答得谦逊得体,目光却下意识地落在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上——那本厚重的族谱和至关重要的星纹石板就安静地躺在里面。
“嗯,月华涤尘,星辉归位……机缘到了,挡也挡不住。” 凌爷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而招呼大家,“都多吃点,尝尝这醋溜木须,地道的老北京味儿。”
晚餐在持续升温的热闹中接近尾声。杯盘狼藉,但气氛却更加融洽。凌心蕊被苏瑶和几个女生围着,小声分享着南国之行的细节,脸上带着放松后的浅浅疲惫,但更多的是回到亲人身边的安心。贺星辰和江云澈则拉着林恺乐,似乎在计划着什么“恢复后的大动作”,眉飞色舞。
饭后,众人帮忙收拾了碗筷。凌奶奶麻利地指挥着,很快将堂屋恢复整洁。夜渐深,窗外四合院的天井里,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青砖地上,将葡萄架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都累了一天了,房间都收拾好了,大家早点休息。” 凌奶奶关切地说,“特别是恺乐,虽然看着精神,也得好好睡一觉巩固巩固。”
伙伴们纷纷应声,准备各自回房。简星宇却走到凌爷爷身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凌爷爷,晚辈有一事,想请您看看。”
凌爷爷似乎早有预料,捋了捋下巴,温和地点头:“哦?是关于你们带回来的东西?”
“是的。” 简星宇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块包裹严密的星纹石板。古朴的石板在堂屋温暖的灯光下,显得异常沉重而神秘,那些繁复的纹路仿佛蕴藏着亘古的秘密。“此物关系重大,指向燕山深处的某个所在。晚辈学识有限,对其中一些古老符号的解读尚有疑虑,不知凌爷爷您……” 他的话语未尽,但意思已明。
凌爷爷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如同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审视一件稀世珍宝。他没有立刻伸手去接,而是仔细地端详着石板表面的纹路,尤其是中央那枚与林恺乐背后烙印极为相似的暗银色星纹图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嗯……这纹路……” 凌爷爷沉吟片刻,缓缓道,“古拙苍劲,气韵悠长,非近世之物。星宇,你解读的没错,这核心星纹,与恺乐身上的烙印,确实同出一源,是古老星辉之力的具现化。”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石板边缘一些更为晦涩的、如同星辰轨迹或山川脉络的细小符号,“至于这些……有些像是某种指引路径的星图,有些则更像是……封印或结界的标识?年代太过久远,具体含义,恐怕需要更深入的参详,或者……” 他抬手指了指窗外的夜空,“需要特定的契机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