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带女知青开发北大荒

第145章 媒婆上门(2 / 2)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各项账目全部汇总。

许梅算出了1977年小河沿村最后的收支情况。

结余四万多三千多块钱!

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可以说,小河沿村一个村子,比整个红旗镇公社所有村子加起来,都要富有。

许梅感慨,幸亏陈建安先知先觉,跟公社签订了合同。

村里财务自理。

否则,光是这四万多块钱,就能让无数人眼红。

发完了钱,陈建安又安排发东西。

算是过年的年货。

小河沿村刚刚消停了一天,又开始热闹起来。

就在这时,两道人影走进了村口。

这是两个中年妇女,一个穿着蓝衣服,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张媒婆。

另一个穿着灰衣服,是大洼村的孙二婶。

“张姐姐,我侄女长得那么水灵,求亲的人快把她家门槛踏破了,你咋还介绍小河沿村的人呢?”

孙二婶语气有些埋怨。

她有个侄女,今年刚满十八,按照村里现在的状况,该找人家结婚了。

张媒婆去年的时候,介绍了小河沿村一户姓刘的人家的儿子。

口口声声说老刘会木匠手艺,日子过得差不了。

可是她一打听,虽然刘木匠会手艺,可根本没有施展的地方。

只是在村里务农而已。

去年小河沿村,根本没有多少分红。

她把这情况一说,侄女一家当然没同意。

就这样,连面都没见,就将这门亲事否决了。

可是一年来,侄女也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对象,一直耽搁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两天,张媒婆又找上门来。

说刘木匠家今年不一样了,人家挣到钱了。

好说歹说,让再看看。

侄女家合计着,一来不愿意驳了张媒婆面子。

二来看看心里也就有底。

于是把孙二婶派来了。

孙二婶走了一路,有些累了,难免抱怨起来。

“孙家妹妹,这你可就不懂了。”

“三国里有句老话儿咋说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张媒婆摇头晃脑,居然还拽了句词。

她喜欢听收音器。

从广播里听了三国演义的评书,记住了这句台词。

“啧啧啧……”

“张姐姐不亏是靠嘴吃饭的,真会说……”

“可惜说得再好,没钱也没用啊!”

“我侄女要求可高!”

孙二婶撇撇嘴。

她们大洼村,本来就是红旗镇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子。

这一年来外村介绍的男青年,侄女家都看不上,就闲条件差。

“呵呵,你要说别的我不敢保。”

“要说钱啊……”

“我保准吓你一跳!”

张媒婆神秘兮兮说道。

“哎呀呀,你可真能替男方家吹呀。”

“去年我可打听清楚了,刘木匠家穷得很……”

孙二婶不服气。

心里犯嘀咕,看来今年是白来了,张媒婆光会吹牛。

小河沿村去年穷成那样,今年就能翻身?

“好,你不信,那咱们到了再说!”

张媒婆也不再多说。

拉着她往村头走。

“呦,你看看人家的路修的!”

刚进村,一条溜光的石子路展现在两个人眼前。

顿时引起了张媒婆的惊讶。

她只听说今年小河沿村翻身了。

没想到连路都修这么好。

“一条路而已,别是表面风光,瘦驴拉硬屎吧?”

孙二婶也被石子路给震撼了一下。

但很快反应过来。

觉得是面子工程。

“呵呵,嘴还挺硬!”

张媒婆暗哼一声。

孙二婶也哼了声。

她觉得自己非常有经验,张媒婆休想骗了自己。

事关侄女终身大事,可要好好把关。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从两人面前驶过,后面跟了三四个人。

车上满满都是货。

孙二婶仔细一瞅,顿时惊呆了。

喜欢重生1977:带女知青开发北大荒请大家收藏:重生1977:带女知青开发北大荒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