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辽王

第3章 调兵遣将(2 / 2)

“所以朝廷的主力应该快速的渡过黄河,赶到山海关一线,堵住辽军入关的通道。至于说齐藩故地,可以派一上将由武昌郡顺江而下,一举收复”李奇把自己的策略说了出来。

“好”永安帝露出了笑容,“就按英国公说的办。传旨,李奇以兵部尚书身份授太原道/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威卫10万大军出征,原晋藩军队,中州镇三万兵悉归你节制”

“另外,在武昌编练楚军的原兵部尚书方谦升为中书省侍中,加江淮安抚使,率领新编练的楚军5万人和武昌镇3万兵顺长江南下,接管金陵郡/苏州郡等地,收编当地驻军”

当年楚王被迁到长安,剩下的3万楚藩军队就被朝廷接手了,朝廷派时任兵部尚书方谦去武昌边练新军,这三年方谦一心扑在了军队边练上,在原来3万楚军的基础上,扩编了2万人,编制成了5万新军,战斗力还可以。这次永安帝就想用这5万新军,加上武昌镇原有的3万兵,共计8万大军去接收原来齐藩占据的金陵郡,苏州郡,潇湘郡诸地。

“兵部左侍郎高邈加山东招讨使衔,率领驻守潼关的右威卫5万大军出定陶,接管济阳郡/徐州郡等诸郡,收编当地驻军”永安帝又下了最后一道旨意。

永安帝相当于是让李奇率领13万大军和收编的晋军去堵辽军入关的通道。让方谦和高淼合计13万大军去接收齐藩的故地,这也是永安帝能派出的最多的力量了。

这几年永安帝可以说的上是焦头烂额,天灾不断,藩王造反。好在是永安帝还有几把刷子,用了一些能臣,总算是把局面稳定下来了。

现在永安帝的大梁国有长城边军10万,负责防备北方的突厥人。左右威卫大军各10万人,负责防守长安和潼关。还有天雄军3万骑兵,算是机动力量。

另外还有正规军河西镇3万人,武昌镇3万人,云南镇3万,中州镇3万人,成都镇3万人,正规军满打满算也就48万人。

其实原本大梁朝廷的军队将近70万人,但是随着晋王和齐王的造反,朝廷的赋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难承担起繁重的军费了。

要说永安帝也是雄才大略,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扩军,反而精编了军队,减少了收入。也就是辽王杨竞是个穿越者,不然永安帝还真有可能统治住全国。

永安帝在调兵遣将,杨竞也没有闲着,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力量。

喜欢大梁辽王请大家收藏:大梁辽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