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玄虚子听到这对师徒的谈话。
只怕要气个半死。
毕竟,正得发邪,不是一件好事。
但张道之不这样认为。
杨守真这个当徒弟的很奇葩。
但张道之这个做师父的,又何尝不是如此?
“师父...”
杨守真忽而看向他,目光中充满坚定,
“请师父放心,待徒儿学有所成,必扬我龙虎山之威,使天地永盈正气!”
张道之‘嗯’了一声。
他很好奇。
究竟是怎样的经历,将杨守真养成这般嫉恶如仇的心性?
“守真啊,你告诉为师,在你未上龙虎山之前,当乞丐的时候,是不是受了很多委屈?”
“回师父,当乞丐,哪有不受委屈的...不过,酆都城的百姓都很善...他们见我饿肚子的时候,会给我吃的。”
“可有人曾压迫,欺负过你?”
“倒是有个大户曾打骂过我,不过,事后他也给了我几个铜板,让我好几天不用饿肚子,所以徒儿不怨他。”
听到这里。
张道之彻底困惑起来。
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杨守真变成了正得发邪的模样?
索性,他便直接将心中的困惑问出。
不料,杨守真竟是瞬间沉默起来。
他下意识低下头,过了会儿,才缓缓开口:
“蕴通子师伯是好人,他死了,死于酆都鬼祸。”
“师父率领师兄师姐们去往酆都斩妖的时候,弟子亲眼目睹过人好心善的师兄师姐们倒在了邪祟的术法下。”
“我还听小师叔给我说起过历代天师的故事...他们为了维护正道,选择慷慨就义...”
“这么多好人,都被邪道所害,若是弟子对邪道中人心存仁善,弟子于心难安,会觉着对不起他们。”
待说至此处。
他忽而抬头看向张道之的眼睛,言语间,下意识握紧双拳,
“所以...所以弟子认为,只要是害人的邪祟,哪怕是误入魔道的异士,迫害百姓的混账,都该杀,该杀!”
闻声。
张道之一时间无言以对。
因为,就连他这个做师父的,都认为杨守真说得很好,很对。
沉默时。
忽见玄虚子缓步走来,
“守真,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杀心,若将来修为境界高了,难免滋生心魔,不利你修行。”
话音刚落。
杨守真先是向他磕头,而后没有丝毫犹豫的直言道:
“师叔祖,徒孙儿的心,不是杀心,而是正道之心。”
“倘若今后徒孙儿因此坠入魔道,徒孙儿也无悔,届时,徒孙儿自会想尽一切办法,自我了断。”
此话一出。
引得张道之与玄虚子二人同时一愣。
这不仅仅是正得发邪了。
而是心狠。
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总而言之一句话。
在杨守真眼里,只要是邪,只要他敢害人,就该杀。
玄虚子认为,这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不该如此极端。
因对方是张道之的弟子,他便没有多嘴,而是向张道之说起另外一事,
“师侄儿,武当山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