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571章 咖啡帮,粉墨登场(2 / 2)

杨小涛却是笑笑,“您老这身杀气,一般人可受不了。”

闻言王老嘿嘿笑起来。

结果这一笑,就将刚才的猛虎气势给笑没了,成了笑面虎。

不过王老也不在意,听杨小涛夸自己,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继续说道,“看见上面那三个了吗?”

说着拿眼睛使眼色。

杨小涛看去,除了刚才王老说的李红伟,还有一男一女。

“那男的叫田华,女的是王霞,都跟姓姚的一路子。”

“对了,听说他们那都喜欢喝咖啡,所以私下里我们都叫他们咖啡帮。”

“说起这咖啡帮啊,还要分不同的档次,我听说这合众国的咖啡是第一档,那小日子的是...”

就在王老跟杨小涛说着咖啡帮喝咖啡不同,咖位不同的时候,上面的陈老已经说完。

“这里面的事多着呢,等有空我给你仔细说说。”

王老说了句回头正襟危坐,就像是认真听课的好学生似的,当然得先把烟给掐了。

杨小涛这时候有些明白了,估计这次会议,就是跟这个‘咖啡帮’有关。

至于为什么不让自己出头,杨小涛也有猜测。

因为这咖啡帮跟他关系可不咋地,甚至说有些反冲。

黄老几人不让自己出头,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这时候,陈老的声音传来。

“刚才七机部同志们的意见大家都知道了,还有先前中科院跟二机部同志的建议,对于探月计划,眼下并不合适开展。”

陈老开口总结着,然后看向其他人,“对此,大家还有没有补充?”

陈老刚说完,杨小涛就要开口。

事情到了这里,这把火得烧起来啊。

火箭,卫星都发表意见了,他怎么也得添把柴啊。

可下一秒,就感受到小腿的疼痛。

杨小涛看过来,却发现王老拿眼瞪着他。

而且,他还看到陈老的眼色也不对劲。

瞬间想起进来前的交代,知道还不是自己说话的时候。

于是杨小涛再次将心头的话压下,等待后续发展。

果然,陈老刚说完,一名年纪差不多大的老妇人伸手抬了抬眼镜,一副我要说话的样子。

可她不开口,只是环视四周再确定没有人说话后,这才轻咳一声,引起众人的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却不知,她这模样早就被人看到了。

在杨小涛看来就是,做作。

同时也记得,这就是王老说的咖啡帮的人,叫王霞。

“同志们,我有不同的意见。”

老妇人开口,陈老轻轻点头,然后说道,“王霞同志请说。”

王霞笑着对众人点点头,然后开口说道,“我理解二机部,中科院以及七机部同志们的意思,也知道这件事上,我们有很大的困难。”

“可能就跟王金川同志说的那样,我们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很多的努力,甚至可能最后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但伟人说过,咱们革命同志,就要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气势,要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决心。”

“如果我们连做都不去做,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这,说不过去吧。”

王霞声音不大,但说的话很有力度。

杨小涛看了眼对方,这女人连伟人都搬出来了,谁敢乱说?

王老听了也不去看她,侧过头来看了眼杨小涛。

“这娘们嘴皮子厉害,小心点。”

杨小涛点头,“要不我来?”

王老立马挑眉,“拉倒吧,今天你老实坐着,不准说话。”

说完还拿眼睛使劲警告着,杨小涛只好点头。

王霞的话说完,不少人脸上都露出认同神色,这也让她很是满意。

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目光却是扫过黄老等人,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随后继续开口,“我们不能失去攀登困难的勇气,也不能失去上天揽月的气势。”

“当然,我也知道同志们说的都是客观事实,但也不能忽视了主观能动性啊。”

“我们今天革命的胜利,是打破了多少客观事实啊。”

“如果没有强烈的主观能力,会有我们的今天吗?”

“同志们,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的大胆尝试。”

“同志们,眼下,联盟跟合众国已经走在了前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追赶呢?”

“同志们啊,落后,就要挨打啊。”

说到最后,更是饱含深情,言辞恳切。

啪啪啪

有人带头故障,然后屋子里掌声不断。

杨小涛随意的拍了两下,眼中都是凝重。

目光扫视左右,王老一副愁眉模样,章老眯起眼睛,黄老嘴角带着笑容。

眼下这局势,必须有个人站出来才行,就是不知道这三位是哪个。

就在杨小涛琢磨着会是谁站出来反驳的时候,就听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杨小涛忙回头看去,就看到钱老一脸的严肃,然后从座位上站起来。

“各位首长,领导,我有话要说。”

钱老开口,周围人立马停下动作,然后静静的看着。

这位虽然没有坐在前排,但本身的分量可不轻。

尤其对方还是涅总的爱将,多次在公开场合为其站台,谁也不敢得罪。

更重要的是,这位是真有才能,不得不敬重。

“坐,坐。”

陈老听到钱老开口,眼中精光一闪,忙挥手示意,“钱同志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身旁的王霞三人也都露出慎重神情。

钱老点点头,坐回椅子后这才开口道,“我是一名科学工人,所以我看待方向的角度跟诸位可能不一样。”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以我们现在的实力,需要实现探月计划,需要全国最少两万个工厂进行全面升级。”

“这将是一个长远,且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

说到这里,钱老将自己的本子抬起来,上面是一个剪切下来的报纸图片。

“这是我从合众国报纸上剪切下来的,报纸的时间是1962年,也就是七年前。”

“这是他们公布的一个螺旋轴,用在探月无人飞船上的小部件。”

“可就是这体积只有花生米大小的小部件,精度却需要达到0.005毫米。”

“这相当于,一个两微米的细菌在400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工业方面的领导,你们,能做到吗?”

在场众人,鸦雀无声。

“这还只是初步要求。”

“更难的是,要在这个螺旋轴上加工出六条槽,而且每个槽要换不同的角度,全部拟合进去。”

“这种加工完后,表面倒上水,水都渗透不进去。”

钱老将本子举得高高的,在场的众人看了,无不低头。

因为这要求,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更超出他们的能力。

当然也有人将目光看向杨小涛。

因为九部,是最有能力达到这一要求的。

可惜,这时候,杨小涛根本不会开口。

“同志们,七年前啊,合众国七年前就做好了准备,就做出来这种精度的部件。”

“而这只是其中万千里的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其他部件的要求有多高。”

“即便如此,他们到现在,也用了七年的探索,这才开始尝试登月。”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七年前,是没有把握的。”

“直到现在,仍在不断的尝试验证中,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

钱老说的很是激动,周围人都感觉到他话语中的力量。

“同志们,合众国那么先进的仪器都用了七年啊!”

“我们呢?我们现在连一个螺旋轴都加工不出来,就谈什么探月计划?”

“是不是有点早了啊!”

(本章完)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