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时候多。”
“甚至于还有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俄罗斯文学直译。当然他一开始学的是外文,这也是他的长处。虽然当时有可能,是练好了他的文笔。”
“说的也是。”
“那都是相当地,花了自己的巨大精力。到了大师与大师们之间的较量格局,天才与天才的角力一幕。起先,是他们的天才,再就是他们的勤奋。”
“毅力重要。”
“最后他们相互之间,所对比的,都是自己的体力了。还有就是,自己的时间了。当然,一个人的机遇,也是个很大的因素。”
“啊呵呵呵,这么说,《死魂灵》这本书,你也是看过的了。”
“我还是在文革时期,就求到了一个县图书馆理员的阿姨。是她帮我,偷偷打开了放在书柜后面的,一个黑色的小柜子里,看到的一些书。”
“那沈先生的《边城》与《长河》呢?”
“要是单纯地从美学上来看,《边城》可以说,是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在社会在读者们的眼里,是因为好读,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我还是以为,《长河》的艺术成就,那应该是高过了《边城》很多。因为在《长河》里,能够让人体会到,也可以直面当时的社会。刻画出来了三十年代,社会底层各类人物。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当中,苦苦挣扎的方方面面。”
“实在的反映了底层人的生活。”
“其中最为有价值的,是他剑指当时的社会生活,对它们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与剖析。”
“有点道理。”
“文学作品一个最为崇高的境界,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与抨击。最为可惜的就是,这才是刚刚开始的,长篇小说的铺排工作,只是因为没有结尾。看起来它的头绪和布局,是有点太多了。”
“你是说,只有一个龙头在。”
“沈先生这个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也吃了很大的亏,吃的也是在正当自己年富力强时,完全具备了条件,能够作出来宏大的叙述时。他的文运,却因为政权的更替,戛然而止了。”
“是有点遗憾。”
“他和鲁迅先生的这两种命运,不能不说,是我们现当代文坛的一个损失。”
“可是沈先生之后,进行了研究服饰工作。沈先生在这方面,不是很成功吗?”
“所谓他研究服饰的成功,主要是表现在,他原来就具有的,超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可以使他在研究中,能够流畅的,别具一格的叙述,这种叙述产生的魅力,让读者能够愉悦地接受。
“同时代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不多。可是他的这个超人之强项,却没有用在他最为有力的地方,那就是继续他自己的强项,文学创作。
喜欢忐忑北大请大家收藏:忐忑北大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